1973年高考,是文革期间工农兵上大学唯一的一次恢复高考的一届
1966年-1970年,全国高考制度被砸烂。
之后,自1971年至1976年间,有一个推翻前高考制度"推荐优秀工农兵无须考试上大学"的文革运动阶段。而1973年,是文革期间工农兵上大学唯一的一次设置了高考的一届。
1973年之前和之后的流程是,组织推荐,服从安排(分配院校和专业非本人意愿)。但1973年的工农兵上大学的流程是,个人报名,群众评选,组织推荐,获得考试资格,参加省区统考,排列分数,院校选择,组织决定,服从安排(另外还加了一条允许“可教子女”里有百分之一的考试名额,即100个考试名额里,允许有一个名额给被推荐上来的“可教子女”参加考试)。所以,1973年的工农兵大学生大部份是经过统考上线而进入大学学习的。
1973年的这次广东省高考统考,由各地警察护送密封在筒装里的试卷在考前三分钟交由考场监考人员拆封分发给一桌一人一座的考生,每科考前均如此操作。每科考试时间结束时,立即交劵,拖延时间者则由监考人员直接取走。这届广东省的高考统考科目是:第一天上午考语文、政治;下午考物理。第二天上午考数学、化学,中午12点结束高考。
由于中央文革领导小组主要成员(某帮)对这个“资产阶级回潮”予以了坚决反击,在辽宁省选择了一个参加统考但成绩为“零分”的知青,在全国发起推动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击资产阶级回潮、穷追猛打走资派还在走的批判运动,所以,1973级的工农兵大学生里,在批判运动推迟开学一个月期间,加入了一批考分较低未能上线以及完全不须考试的工农兵上大学。
1974年及后,上大学再次取消统考,恢复了文革初期的由当地的革委会组织推荐上大学的流程。
如果有留意那个年代“高等教育战线阶级斗争”的读者,应当记得或知道“张铁生高考零分事件”。
#高考#
作者:钮海津(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752356468/
#为广东高考生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