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悟空问答被邀请回答一个问题,如下:
孩子想要某个东西,就因为父母不肯卖,就在地上撒泼打滚。很多父母首先能想到的解决办法也就是打了!毕竟打是快速有效的解决办法。
不过打他真的可以解决问题吗?我个人觉得在所有的教育手段里就数打孩子最不见效了。
您可以回忆一下自己打孩子的经历,看看是不是这样的:当下见效,非常见效。父母的打,要么让孩子噤若寒蝉不敢说话,要么让他委屈求全放弃了想要的东西。可是过不了几天他肯定又旧病复发。
我不建议打孩子,是因为打孩子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属于短期有效长期有害的一种教育方式。被父母打的孩子要么成了霸凌者,觉得父母打我,我就可以打比我更弱更小的孩子,父母就是这么解决问题的,那这个方法肯定有效。要么孩子成了被霸凌者,谁欺负他,他都不敢还手。而且打孩子还会造成让孩子失去自信,让孩子不知道人际的边界等很多问题。
《正面管教》里有句话是:什么是不良行为?所有的不良行为无非是缺乏知识和意识的行为,缺乏有效技能的行为或因失望产生的行为等等。而在大多数时候小孩子作出的只是‘与年龄相称’的行为,不是不良行为。
孩子出现这样的行为,都是因为孩子不好吗?提问题的朋友已经认识到孩子撒泼和爷爷奶奶的宠溺有关。确实,我们因为没有很好的处理孩子第一次发脾气,就容易导致孩子的脾气越来越大。
比如,在第一次面对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家人因为面子问题,或者溺爱孩子,同意了孩子的要求。那么孩子就会产生一个认知:我哭,我闹,最终你们一定会同意我的要求。以后所有的问题他都会如法炮制,而且一次哭的比一次厉害,因为他觉得哭一定有用,所以他一定要哭到被满足为止!
这也导致后面想再要规范孩子的行为会遭遇非常强硬的反抗,因为他始终认为只要哭父母就会让步。
想解决孩子这样的行为,我们首先需要杜绝自己身上的错误,别孩子一哭闹就满足他的要求,否则他第二次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哭闹时间会更长。在我们家对于孩子这样的行为第一次就给她拿住,不行就是不行,没有理由。而且会明确的告诉孩子,这种行为是无赖的行为,是不会被认可和接受的。你这样不但得不到你想要的东西,还会失去原本你拥有的(比如直接取消逛街计划)。
不理是第一步,第二步则是给孩子立规矩同时多表扬孩子好的行为,来促进孩子好行为的发生。
我跟跟大分享一下我是如何解决我闺女类似这样的问题的吧。这话说起来就长了,我们需要从我闺女上幼儿园开始。
她的幼儿园刚好挨着一条步行街,周围全都是卖小吃,小玩具的。为了防止她每次会索要东西,在去上幼儿园之前我们有一个约法三章:
第一,每天在来回幼儿园的路上只聊当天的趣事儿;
第二,上满一周可以选择一个小礼物;
第三,如果在路上有索要东西,哭闹的行为,回家的读书时间会被取消。
每当她驻足在某个小吃摊或者玩具摊的前面时,我就说:“还记得我们的约定吗?”她往往跟我说:“我就看看,我不要。”这个时候我就会跟她竖起大拇指说:“你真棒,你是个遵守约定的孩子。”
这种情况久了之后,我还发现了一个特别棒的词“克制”,每当她想买什么东西而那个东西又不太实用的时候,我总会说:“你克制一下,我们过几天看看你还这么喜欢不,如果还是很喜欢我们再买。”
这导致后来他看到很多东西都会说:“妈妈看那个球漂亮吗?我会克制自己,我不买。”有些时候当我们一起逛街我看看自己的衣服的时候,她就在我身后大叫:“妈妈你要克制,你要懂得克制自己啊!”结果我这个购物狂妈妈也很少买东西了。
这是解决自己和孩子的问题,但是我们触及不到的人,比如爷爷奶奶非要给买,那怎么办呢?
我觉得首先要理解爷爷奶奶爱孩子的心,这是比较重要的,然后才是跟老人讲盲目满足孩子的危害。
不过,因为我们和老人不是同一个年代,他们经历过匮乏期,所以这个时候光想对孩子好,难免会溺爱孩子。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顾问法”。
顾问法的步骤很简单,第一搜集溺爱孩子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多搜集一些例证和科学研究的例证。第二,制作资料,最好做成文档在打印出来,然后拿着跟老人谈。第三,一个问题,最多只能用两次顾问法。
我们不能改变别人,顾问法也是本着给对方看到问题的本质,而不是指责对方做的不好不对,必须改变。所以我们只管做,而改不改在于对方。其实一般这么多的证实给老人看了之后,他们大部分都会改变自己的行为的。
父母和我们一样都爱我们的孩子,他们也希望孩子好,一旦他们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自然就会改变自己的行为。
对于那些不肯改变的老人,我们就只能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来改变了,比如两规则法,孩子在爷爷奶奶家,是他们的规则。回到自己家必须遵守父母的规则。一样可以让孩子和我们在一起的时候不撒泼打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