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发廊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些城市的街角巷里面出现了一排排发廊,发廊外面挂着的牌子上写着“用最好的服务,做最好的理发店”


而这类理发店因为价格低廉,而且伴有特殊服务,开始成为一些生活水平低下的群众聚集的地方。


不为了别的,就为了来感受一次低价钱做高价的事,你用一百五十块钱就可以体验到不一样的感受。


而许多顾客对于低价的嫖资,都是非常爽快的掏出钱,从来没有听过有人会赖账,但是就是这么一个低价的地方,却也会出人命。


2007年8月3号上午九点,当时的东阳市公安局万禾派出所,接到一起报警电话,打来电话的是一个女人,女人声称自己的老乡陈丽在自己的发廊出事了。


二楼的走廊上都是鲜血,一道门也被撞离了门框,二楼混乱不堪,警方接到报警电话后,第一时间赶到了案发现场。


2007年前后,当时的东阳市万禾镇是全国有名的羊毛线生产基地,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镇上的外来人口越来越多。


在万禾镇的中心位置,逐渐形成了一条商业街,陈丽经营的洗发廊就开在这条商业街上,一楼是对外营业的门店,二楼是陈丽日常居住和接客的地方。


办案民警到达案发地后,直奔案发现场,二楼的楼道上有着大量腥味十足的鲜血,死者是一个中年妇女,她倒在走廊的血泊当中。


死者正是这家发廊的老板陈丽,报警人员是一个浓妆艳抹的女人,名叫李慧慧,她既是陈丽的老乡,也是店里面的员工。


据李慧慧的言语,办案民警老罗得知,早上李慧慧和往常一样来到发廊里面,她在挂上营业的牌子之后,便去到一楼的沙发上坐下看着电视,但是平时早起的陈丽早上却迟迟不见身影。


李慧慧以为是昨天晚上陈丽太累了,并没有太在意,但是临近大中午了,却迟迟没有见陈丽的身影,于是她便打算去叫一下陈丽。


在上楼梯的过程中,她开始闻到一股股血腥味,李慧慧以为是陈丽昨天晚上摔伤了,便加快了脚步,但是当她来到二楼时,却被眼前的景象吓得脸色苍白。


老板陈丽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地上还有未干涸的血迹,李慧慧连忙跑过去抱起陈丽,但是一看陈丽已经没有了呼吸,于是连忙报了警。


老罗听完后,用几句话安抚了一下李慧慧,开始招呼法医进行尸体检查,经过法医对尸体的判断,老罗等一众警员也知道了陈丽的大致死亡时间。


陈丽的死亡时间是在2号21点到22点之间,致命伤是刀伤,死亡的真正原因是流血过多而死亡。


因为法医在死者身上发现了大量的刀伤,死者的脖子上被划了多个口子,造成动脉破裂,由于无法及时止住血,因此造成失血过多。


在勘查过程中,民警在二楼死者的卧室墙角处,发现了一把被折断的刀片。


老罗将刀片小心翼翼放在证物袋里面,一众民警打量着老罗手中的刀片,这片刀片会是凶器吗?


在将尸体送回警局后,法医对尸体进行了解剖,发现从案发现场带回来的刀片,并不能形成被害人身上的刀口,凶器应该是类似于水果刀那样相对较长的刀具。


那么现在凶器从何而来?


是凶手在被害人的家里拿到的?


还是从外面带来的?


而现在那把刀又在哪里?


这一系列问题也成了万禾镇警方侦查讨论的重点方向。


万禾镇警方立即成立了专案组,并且召开了会议,会议上有着二十多年办案经历的刑警老罗说出了刚才提到的问题。


经过一众警察的讨论,最终他们有了两个推测结论,如果凶手是从被害人那里拿到的凶器,那么就是被害人和凶手因为某一方面的矛盾,由于临时起意产生了纠纷,现场寻找凶器,激情犯罪的可能性就会比较大。


另外一个推测结论是如果凶手从外面带着凶器进来,而后才来跟受害人进行会面,那么就更趋向于有预谋的犯罪。


讨论结束后,专案组民警再次去到了案发现场,想要寻找线索来验证两个推理。而在案发现场,办案民警并没有发现除刀片以外的其他刀具,因此专案组一时之间也无法对罪犯的杀人动机给出结论。


同时法医在解剖尸体时还发现,被害人陈丽的脖子上有一道掐痕,因此专案组民警老罗推测被害人在遇害之前,一定和凶手肯定有过激烈的搏斗。


而民警老罗之所以认为被害人和凶手有过激烈的搏斗,也是因为老罗在勘察现场时发现,从二楼的卧室一直到走廊,都散落着一些滴落状的血迹,而通往卧室的那扇门也因为外力的冲撞而变了形。


根据现场勘测结果,专案组成员在经过激烈的讨论后,都一致认为凶手进入陈丽的发廊之后,曾经在一楼有过短暂的停留,然后才上了二楼。而店铺里,一楼的物品摆放得很整齐,几乎没有任何变化,这也是店员李慧慧未能第一时间发现的原因。


而二楼却与一楼不同,整个二楼都非常凌乱,也就是说凶手可能不是为了财物而来,而是直奔二楼找陈丽。


那他难道是和陈丽认识的,杀了陈丽就只是为了单纯的寻仇?这一问题也困扰着警方!


于是警方开始调查陈丽的人际关系,警方通过调查发现,被害人陈丽和亲戚朋友相处得很好,没有发生过什么矛盾。


就连才来陈丽这上班不足一个月的李慧慧都是眼含泪水,她对被害人陈丽有着很深的感情。


在老罗等要离开发廊时,李慧慧上前拉住了老罗,她眼含泪水跪在老罗的前面,老罗被她这一举动吓了一跳,连忙拉起她,但是李慧慧根本就不给老罗机会,开始抱着老罗的脚哭诉,让老罗他们一定要捉到凶手,祭奠陈丽的在天之灵。


当时老罗迫于无奈,只好答应了下来,对李慧慧承诺一定将凶手缉拿归案,李慧慧点头答应了下来,她对老罗说她等着那一天,那一天她一定会将这个好信息去到陈丽的墓前告诉她。


老罗当时也没有多想,安抚了李慧慧几句,承诺一个月内必将破案,不会让她等太久。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老罗也没有想到,自己承诺的一个月变成了13年,李慧慧这一等也等了13年。


等到老罗拨通李慧慧的电话时,李慧慧已经嫁做人妇,孩子都上小学了。陈丽是在同年六月中旬来到的万禾镇,她来到万禾镇才仅仅有两个多月,应该还不至于和谁结下了深仇大恨,就算是嫖资不合那些落魄人的意,但是也不至于痛下杀手。


两个多月,她自己一个人,除了和有过交易的人员有浅浅的关系外,并没有形成特别固定的一个社会关系。


刑警老罗通过对店员李慧慧的问话得知,李慧慧是从山西逃来的,她为了躲避家里强迫她嫁给一个比她大二十多岁的老男人,这一路风餐露宿,吃了上顿没下顿,她翻过垃圾桶,住过烂桥洞,被乞丐侮辱过,这一路上受的委屈,使得她人也变得麻木不已。


是陈丽收留了她,给了她一个家,让她有了一份工作,每天可以打扮的漂漂亮亮的,住着舒适的出租屋,有一口热饭吃。


通过李慧慧的话语和老家的人际关系摸牌,警方也大致了解了陈丽,陈丽基本上可以说是一个性格温柔,为人善良的发廊女,虽然她从事着被人看不起的职业,但是她心里善良还没有消失。


专案组经过细致讨论,决定开始摸排陈丽的人际关系,因为陈丽来万禾的时间不长,而且是一个人,她的整体人际关系也并不复杂。


在对周边的店铺和群众摸牌中,警方并没有获得太多有价值的线索,他们只能通过现场的进一步勘查来尽可能还原案发当时的状况。


警方回到警局后又再次召开了讨论,办案民警认为凶手在行凶之前,应该和被害人陈丽有过对话,他们有可能在商量着什么?不过两人没有达成共识,之后两人发生了争执,并最终演变成了打斗。


打斗过程中凶手恼羞成怒,可能在打倒被害人之后,去到一楼拿起刀具回到了二楼,对被害人连捅数刀,直至被害人死亡。


警方还注意到被害人卧室的窗户下面有个脚印,窗台上也有带血的指纹,可惜指纹并不全面,警方无法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但是警方通过指纹和脚印,推测凶手可能在杀害陈丽后,在窗户旁边有过短暂停留。


但是警方并没有发现大范围鞋子踩踏的样子,再者发廊外面就是街道,而凶手去窗户边的目的也很明显,因此警方推测,被害人是去到窗边看街上有没有人注意到发廊的情况。


在案发现场,警方还发现了男子的鞋袜,上面沾有被害人的血迹,民警推测这应该是嫌疑人在逃跑的过程时不小心留下的,综合现场的各种线索,万禾警方起初认为凶手是和被害人陈丽有一些矛盾和仇怨。


有了大致的推测,警方便将目光放在来过店里消费的男人,因为警方心里都知道陈丽在万禾是干什么的,她虽然和人交集不多,但是她还是会在无意之中得罪一些妇女,因此警方传来了李慧慧问话。


当专案组问起的时候,李慧慧支支吾吾说不出来,老罗经验丰富,一眼就看出来了问题所在,于是他在避开其他人后,单独对李慧慧进行了询问,起初李慧慧也是含糊其辞,但是当听到老罗说这事关破案,李慧慧才开始娓娓道来。


被害人陈丽来到万禾不到两个月,共服务了二十多名男子,而这二十多名男子有工地的泥水工,衣服厂的时薪工,卖弄力气的扛工。


这些人都是低薪人员,生活水平不高,基本上都没有媳妇,就算是有,那也是在几百甚至几千公里之外,她们根本不可能知道自己家的男人来洗发廊消费,更不可能知道自家男人消费的对象。


于是警方便将目光放在来到洗发廊消费过的低薪人员,这些人被请到警局后,都承认了自己到过洗发廊消费,但是对于陈丽的死,他们都有不在场证明。


案件再次陷入死胡同,警方对凶手的了解非常少,现场的证据也是少的可怜,就在专案组为这事愁白了头发的时候,在现场调查的警员又传回来了消息。


这一消息让案件更加复杂。


勘察现场的民警发现,二楼的财物基本没有丢失,但是放在一楼柜台里面的现金却不见了,一时之间警方对凶手的作案动机捉摸不定。


有财物丢失,那么这起案件究竟是因财杀人,还是杀人后凶手顺手拿走了财物,民警一时无法得出准确结论。


案件越来越复杂,在经过一众民警的讨论后,专案组于是决定多方搜查线索,一组民警继续对案发现场进行细致搜索勘查,另一组民警对被害人陈丽的社会关系在度进行细致梳理。


而第三组民警则扩大走访范围,对案发现场五公里以内的所有的商铺,旅馆,网吧等场所,进行地毯式排查,并且把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员列为了重点调查对象,连续几天几夜的排查,办案民警接触了近万人,却没有查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案件发生的第一年以来,警方仍然没有得到任何突破,案件发生第二年,办案民警走访了半个省地,但是依然没有得到任何消息。


时间一年接着一年过去了,13年来,万禾警方一直没有放弃对该案的调查,2020年警方才得到一条重要线索,据一位案发现场附近的群众反应,当年本案传遍街头巷尾。


街上的早点店里面早上也聚集着一群人在讨论,农贸市场的买菜摊附近,一群群大娘也聚集在一起讨论,基本上只要能有聊天的地方就会有人在讨论这次案件。


但是其中却有一个人非常不喜欢讨论此案,每当有人讨论这起案件的时候,他就会转身离开,一次两次并没有人怀疑,但是接连数次转身离去,当时的群众也开始怀疑这个人。


但是男子似乎也发现了人们对他的猜疑,于是自那之后就销声匿迹,当时的群众因为警方迟迟未能破案,注意力都在案件上,并没有太过在意这人的反常举动,群众都只是怀疑,并不敢强压给他罪名。


因为那时的人都特别要面子,你一句话就有可能毁了人家后半辈子,再者如果对方不是杀人凶手!而却被人无缘无故陷害,事后难免会被报复,群众也不想惹事,于是就没有将此事告诉警方。


而这件案件的重要线索也就这样石沉大海。


直至13年后,警方在案件上仍然没有丝毫进展,几个老大娘才杵着拐杖走进了派出所,将此事告知了警方。


警方通过几个大娘了解到,那人名叫李某成,好像是本省江海的人,当时来到万禾镇本地卖弄力气。


为了弄清事实的真相,侦办民警立即前往江海展开了调查,在当地民警的协助下,侦办民警对李姓展开了调查,当时侦办民警获得的信息非常少,因为这个李某成并没有在户籍系统中。


但是侦办民警没有放弃,他们走上街头进行实地调查,通过调查他们知道了另外一件事情。


原来,这个李姓是当地的大姓,而李某成中的这个某字,实际是李姓家族中的一个辈分,当地里有不少人私下里会使用这种带有辈分的名字,但是在户籍登记中,则会使用另外的名字。


那李某成这个名字不在户籍系统中,会是这种情况造成的吗?


警方为了验证这一观点,去到每户李家,与每个李家人都见了一面,认真核实是否到过万禾,是否使用过李某成这个名字。警方对市里所有李姓的男子,所在乡镇,县城,适龄男性,都进行了走访。


警方在几天的时间里,排查了近千人,但是仍然没有找到那个李某成。线索再次中断了,13年以来,对于参与案件的民警来说,他们都非常明白,这项工作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而他们要做的就是尽最大的能力坚持到底,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就在办案民警以为这次案件仍然会难以告破的时候,案件却迎来了转机,就在警方排查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突破。


而这个突破,是民警在发现案子再次陷入死胡同之后,开始回过头梳理李姓家族相关成员的信息时,一本族谱引起了民警的注意,民警经过研究,又咨询了相关的专家,发现这本族谱是从明代开始撰写的。


族谱中相对完整的记录了,李姓子女每一代的繁衍、迁徙情况,万禾警方结合这一本族谱,才知道有可能是排查错了对象。于是万禾警方开始按照这本族谱往上找,寻找那些没有被记进族谱的分支,警方一边摸排一边推辈分,一直推到了族谱中的第十代,事情才引来了转机。


警方发现族谱上记载,在乾隆年间,李姓家族出生了两个兄弟,后来两人分家,外出闯荡,族谱归李家老大所有。


族谱中详细记载了分走的那一支,也是从万市迁出去的,族谱中将这称之为玄武系,白虎系。


民警顺着族谱上显示的线索一一查证,最终发现李姓家族的这个分支,经过几百年的迁徙,如今大部分居住在和江海相邻的本省宿水县。


民警得到这一消息后,立即转战宿水展开调查,由于李姓家族的这个分支如今也很庞大,很多成员也搬离了宿水,分散在鲁省和魔都,以及本省多地。


得到具体的成员信息后,万禾警方上百名警员踏上了获取线索的路途,侦办民警一边克服交通不顺等种种困难,穿梭在田间地头之间,走访调查可疑人员,一边通过通过区域警务合作机制,一一排除疑点,最终一个十分可疑的目标进入了警方视线。


值得注意的是,这名可疑的目标,长期在外打工,而且改过姓名,为人比较低调,警方通过细致摸排,发现无论是从年龄,经历方面,都跟他们最初所刻画的嫌疑人情况都比较吻合。


但是现在这人在哪里?是否还活着?警方都一无所知,只知道嫌疑人有一个兄弟,他的兄弟就在万禾镇上的工地。


而警方也得到消息,嫌疑人的兄弟当天会返回万禾的一个工地上,因为警方还没有确切证据,警方经过激烈的讨论后,制定出了一个搜集嫌疑人犯罪的证据。


万禾警方为了避免打草惊蛇,派遣了两名警察乔装打扮后,潜入了万禾当地的一家工地,两名民警用尽一切办法,慢慢融入了工人大集体。


这两名民警分别是有十几年从业经验的老吴,和刚刚从警校毕业的小赵。


小赵年纪较小,用一个刚刚出世的样子获得了嫌疑人兄弟的信任,但是由于小赵太过着急,好几次差点暴露了身份,嫌疑人的兄弟也是特别敏感的一个人,慢慢的疏远了小赵。


小赵险些破坏了搜集证据的机会,被局里的老油条臭骂了一顿,这时候只能由刑警老吴出面。


老吴编造了一个身份,称自己是一个老光棍,家在北方,父母年迈生病,而自己在工地上挣的钱都寄回去给家里了,而老吴编造的这些都和嫌疑人兄弟的家庭背景相似,他很快就获得了被害人的信任。


2020年那年的中秋节,工地上没有放假,在一次工友聚会上,嫌疑人兄弟喝得伶仃大醉,老吴也装出一副醉酒的样子,把他搀扶回了工人宿舍。


半夜嫌疑人兄弟酒醒了之后,他因为吐了一晚上,肚子里空空的,于是约着老吴去了镇上的烧烤摊,老吴眼看这是一个好机会,便答应了下来。


老吴为了套出嫌疑人兄弟的话,于是使劲给他灌酒,不多时,嫌疑人兄弟就已经喝得酩酊大醉,在回去的路上,两人去到一个小巷子里面,老吴装作宿醉的样子。


他搂着疑犯兄弟的肩膀说,自己在北方老家杀了一个人,他是到这来避难的,这才是几个月,他就担惊受怕不已,他是听说万禾有个人杀了一个发廊女,但是据现在已经过去13年了,还没有被警察发现,他来万禾就是为了找到那人,学一学躲避警察的办法。


疑犯兄弟听后,觉得老吴和自己又亲近了几分,于是搂着老吴悄悄说道,他认识那个凶手,而且那个凶手正是自己的亲哥,现在就在工地上,等几天把他介绍给老吴认识。


老吴听后提出了疑惑,自己到万禾这几个月,尤其是到工地都快一个月了,这么个叱咤风云的人物竟然会在工地上,而且他竟然没有发现。


疑犯兄弟拍了拍老吴肩膀,对老吴解释道,他哥哥一直都特别低调,和普通人一样,这也是没人能看出来的原因。


老吴笑着答应了下来,两人回到宿舍后,不一会儿,睡在上铺的疑犯兄弟已经开始打起呼噜了,而下铺的老吴还久久不能入睡。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一个衣着朴素,满脸沧桑的男人站在工地门口,等着疑犯兄弟和老吴,疑犯兄弟给门口的中年男人使了一个眼色,带着老吴去到了一个小巷子里面。


老吴正满脸疑惑的时候,那个当时站在工地门口的中年男人也走了进来。


“哥,这人是老吴!”疑犯兄弟看着中年男人说道。


“我知道!”中年男人点点头。


这人正是老吴此次寻找的对象,李某成。


“兄弟,怎么了?”李某成掏出烟问道。


老吴将那晚上给疑犯兄弟讲的再讲了一遍,李某成听后,摇摇头笑着说小事一桩,随后就交给了老吴好几种躲避追查的办法。


就在三人要离开小巷子的时候,一道刺耳的警笛声响起,李某成脸色快速变换,他反应迅速,拉起老吴和他的弟弟就跑离了小巷。


警笛是老吴让局里的同事有意为之,目的就是在于测试李某成对警笛的敏感程度,老吴的手机上有定位系统,今晚上的同事就是顺着老吴的系统来的。


罪犯往往对于警笛一直都是特别敏感,因为他们害怕他们下一秒就会被警察抓走,今晚上这个测试,也是老吴有意为之。


现在嫌疑人身份确认了,犯罪过程确定了,他如何躲避警方的办法也知道了,第二天早上,工地上已经忙得热火朝天,而一队特警和几个刑警已经摸到了工地里面。


还在打泥浆的李某成几乎没任何反抗就被抓住,因为李某成的兄弟参与隐瞒了案件过程,藏匿杀人凶手,也要被抓捕,几个特警合力才将其抓住。


在审讯室里面,李某成和他兄弟,对他们的违法犯罪行为拒绝承认,两人还试着争辩。


但是当警方将一条一条的证据拿出来的时候,李某成才承认了他的罪行,李某成的兄弟在看到自家哥都承认了,自己也只能承认。


经过警员的审讯,李某成详细的交代了事情经过,以及自己的人生经历。


李某成家里并不富裕,家里有两个孩子,他比他兄弟大了十六岁,李某成从小就与众不同,其他的孩子还在帮家里干活的时候,他已经过上了少爷的生活。


其他人还在上学的时候,他早就已经辍学在家养老了,过着衣来张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其他人在踏入社会打拼的时候,他还在家里啃老。


你以为他们家很有钱,那你就大错特错了。相反他们家并不富裕,祖祖辈辈都是种地的。


时间飞速流淌,异类风掀起,那时候正是杀马特大红大紫的时候。


那时候的李某成已经二十多岁了,整日在老家游手好闲,和一群十几岁的杀马特少年称兄道弟,每天和父母要钱去迪高厅唱歌,整日不思进取。


他的奇特造型以及啃老的做法,被街坊邻里的同乡人嘲笑,甚至一些在上小学的孩子还特意编了一首歌,肆意嘲讽李某成。


许多长辈也劝他,二十多岁了,应该找一个吃饭的碗,帮帮家里的父母,弟弟还在上学,帮忙供一下自家的兄弟,媳妇也该找一个了,但是李某成对这些话却嗤之以鼻。


在他看来,人生在世,必须潇潇洒洒一辈子,要工作,媳妇何用。


但是他说这句话说得太早了。后来他恋爱了,是一个染着紫色的蓬蓬头女孩,女孩比他小了七岁,家里很有钱。


那一年,女孩怀孕了,女孩用着自己的钱在县上租了一个房子,李某成负责照顾女孩。


看着一天天渐渐变大的肚子,李某成心里高兴极了,因为要不了多久孩子就要出生了,他就要当父亲了。


女孩每个月都会收到一笔家里寄来的钱,她和李某成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李某成那时特别享受这种生活,自己每天瘫在床上就可以有钱花。


年底,一场灰色的阴霾笼罩着李某成,出租屋空了,女孩带着肚子里的孩子消失了,李某成几乎接近疯狂。


第一天,靠吃剩下的的剩菜剩饭。第二天他靠口袋剩下的零钱挥霍了一天。第三天钱没有了。


第四天他已经饿的前胸贴后背。第五天,实在迫于无奈,他决定要去找回女孩,他回到家和父母要了五百块钱,母亲为了拿出这五百块钱,卖了十几袋玉米,一头猪才凑出来,而弟弟的学费却还没有凑够。


李某成走遍了半个省区,见到了许多形形色色的人,他和李慧慧一样,住过桥洞,翻过垃圾桶,被十几个乞丐打得头破血流。他慢慢的也开始醒悟过来,就在他打算迷途知返,回家的时候。


他见到了那个女孩,如今的女孩穿着白色裙子,一头乌黑的头发,挽着一个身着西装,皮鞋擦得锃亮的男人,她挺着一个大肚子。而他早就已经蓬头垢面,好几个月没有洗过脸,刷过牙,他一张嘴就是一阵恶臭,身上的衣服也是破破烂烂的,一挠头发就可以掉下来许多颗粒物。


女孩走了过来,她比以前更漂亮了,七分裙下一双洁白的玉腿,手指又白又长,那一刻他自卑了。


女孩掏出一张百元大钞丢在他面前,脸上的笑容还是那么漂亮,李某成再次被迷住了。


他想要和女孩相认,因为那样他就可以继续有钱花,但是现在他的模样,女孩一定不会喜欢,就在他在纠结要不要相认的时候,男人已经带着女人上了一栋高档的写字楼。


旁边的乞丐对李某成说,你真是好福气,玉明集团老板娘给了你一百块钱。


李某成听完那颗躁动的心也沉静了下来,是啊,她是什么身份?我是什么身份?他都已经有老公了!现在生活过得应该很惬意。


但是一想到自己可以有花不完的钱,他又开始躁动起来,李某成站起来,用尽最快的力气,冲进了写字楼,他一把拉住女孩的手。


女孩白洁的手背上马上留下了一大片黑印,女孩身旁的男人一把抓住他,把他丢出去好几米远,接着跑进来几个保安把他拖到一个巷子打了一顿。


他忘不了在被拖出去的时候,女孩那满脸嫌弃的表情。


他自认为没有做错什么?


他想好好和女孩谈一谈,问一下自己的孩子哪里去了,为什么当初不辞而别,为什么没有回去找他。


他想在搂着女孩入睡,在和她做那种事。


但是一想到女孩的表情,他也开始清醒过来。


那一年的冬天特别冷,一个光着脚的乞丐瘫在一个小巷子里面,地上滚动着许多酒瓶,他喝得酩酊大醉,嘴里一直喊着“雨涵”这两个字。


眼角流出两行清泪顺着脸颊两边滑落。


后来他回到了自己的家,母亲看到他的样子,哭的泣不成声,父亲只是坐在屋子里面大口大口吸着旱烟。


晚上他躺在床上,母亲在厨房的哭泣声还在继续,父亲的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他又回到了曾经的那种状态,不过,这一次他迷上了酒,每天都离不开酒。


后来父母年龄渐渐大了,自己的兄弟还在上初中,家里的钱也被他嚯嚯空了,母亲天天以泪洗面,李某成迫于无奈,离开了那个葬爱家族,回归了生活正轨。


2007年五月份,他离开了自己的家乡,来到万禾这个地方,因为没有文化,他只能找了一份苦力工作,每天还要被工友欺负排挤。


那天他心情非常差,他又被工友联合起来欺负了,三十老几的人,却依然和个小孩子一样,他在这个小镇没有朋友,他没有倾诉对象,这时候他想到了酒。


他在街上烧烤摊买了几瓶啤酒,一个人喝起闷酒来,喝过啤酒后,他在街上闲逛起来,路过发廊,看着发廊里面衣着松散的女人,他的欲望被激发了,看着口袋中的几百块钱!他摇摇晃晃走了进去。


而这个女人就是陈丽,陈丽看到着摇摇晃晃的他,立马拉下了卷帘门!


两人在一楼沙发上就完成了交易,李某成事后掏出二百块钱,放在桌子上,陈丽拿着两百块钱就上了二楼,他以为陈丽是要去拿零钱,于是他就坐在一楼沙发上渐渐等待,但是他等了将近四十分钟,陈丽依然没有下来,于是他走上二楼,这时候陈丽刚好洗好澡,从卫生间走了出来。


陈丽看着他满脸疑惑,并问道,你为什么还没有走。


兴许李某成也醉了,他一把抓住陈丽的手说道:“你还没有给我找钱!”


陈丽别开他的手,径直走到了卧室,一边走一边说让他下次再来就行。


但是在陈丽转身的一瞬间,他还是注意到了陈丽的眼神,这种眼神正是那个他最爱的女孩,当初看他的那种眼神,这一次他怒了。


于是他跟着走进了卧室,他看到陈丽将钱放在了一个小盒子里面,于是他便打算去拿那个盒子,这时陈丽也反应过来了,陈丽拿起桌上的水果刀,逼李某成离开。


李某成坚决要陈丽把那五十块钱退回给他,两人就这样发生了纠纷,陈丽眼看李某成不打算离去,于是开始大叫起来,李某成听到陈丽大叫!他也开始慌了,于是就上前捂住陈丽的嘴,陈丽丢掉刀子就和李某成扭打起来。


最后陈丽不敌李某成,被掐晕在地上,李某成因为陈丽的大呼小叫,心里怒气冲天,于是就拿起刀子在陈丽的脸部划了两刀。


也许是感觉到疼痛,陈丽醒了过来,陈丽又开始大叫起来,这时候李某成心里更慌,于是他就拿起刀子对着陈丽连捅数刀,最后愤然离场。


在杀害陈丽之后,他丢下了带血的鞋袜,跑到窗边看了看街上有没有注意到楼上的情况,在确定没有注意到之后,他带着刀跑到一楼取走了所有钱,最后逃离了案发现场。


这十三年以来,他担惊受怕,对于警笛的声音异常敏感,每当听到警笛,他都会以为是来抓自己的,这些年以来,他自学法律,想要逃避当年的案子。


但是他没有想到,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


最终他还是被警方逮捕了,面临牢狱之灾。


在审讯室里李某成还透露,在杀人之后,他的怒火得到平息,他也开始后悔自己的做法,但是出于侥幸心理,他一直没有投案自首,这些年他过得担惊受怕,被抓住后,他心里反而有一股如释重负的感觉。


杀人的那一晚,他想到了那个和他说下海誓山盟的女孩,后来他也曾在次去看过那个女孩,这一次他站在远处远远的看着女孩。


他再次见到女孩时,女孩已经变成了美妇,手上牵着一个男孩,他心里也没了以前那种焦躁和烦闷的感觉,反而他的心变得和铁一样冰冷。


那一刻他知道,他放下了。


在冰冷的监狱里面,回想起自己的一生,以及做过的荒唐事,他眼角流下了一滴眼泪。


老吴因为出色的表现,受到省公安厅的奖赏,职位提高了一级,李某成被抓捕归案后,老罗的徒弟将这个消息告诉了他,老罗听后带着他来到了万禾一处农家乐饭店门口。


农家乐饭店里面,一个小孩子正坐在一个桌子上写着作业,一个女人身上挂着围裙,正在指导孩子写作业。


故事的最后,李慧慧带着儿子和一众民警拿着菊花,来到了一处墓地。


而在距离万禾几公里远的一座城市里面,一个女人看着手机上的新闻,眼神飘忽不定。


或许有一天,你也会静下来看看自己曾经做过的事,笑着摇头,有些许冲动,和些许遗憾。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692评论 6 50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482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2,995评论 0 35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223评论 1 29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245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208评论 1 29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091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929评论 0 27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346评论 1 311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570评论 2 33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739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437评论 5 34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037评论 3 32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677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833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760评论 2 36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647评论 2 35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