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公子出身名门,父亲在朝为官,自己也很争气,考取了功名。人人都羡慕他,出生好,样貌好,才学更是好,他的字画千金难求。
可总有些人,最看不得别人好,将这一切都归功于他那在朝为官的父亲,说他,考取功名是父亲在暗中帮忙,他之所以如此受捧也不过是世人为了巴结他的父亲。这些坊间传闻最为致命,一传十 十传百,几天便在城里传开了。张公子忍受不了这些流言蜚语,极力想要证明自己,便不顾家中父母的劝阻,离开了家,独自居住到了闹市里,靠卖他的字画为生,他想就算离开了父亲,他依旧可以依靠他的才学有一番作为。
第二天,张公子便在集市里,摆了个摊位卖起了字画,可他不会叫卖,也不好意思像别的摊主一样大声吆喝。来来往往的路人,流连于旁边的烧饼摊、炒栗子摊,他的摊位始终无人问津。
晚上回到家,他不禁陷入沉思:难道真的如世人所说,我所得到的一切都是因为父亲吗?难道没有了显赫的家世,我的才学也如泥土一般吗?
接连几天,张公子的字画摊一直门可罗雀,生意惨淡。一天,隔壁烤红薯摊的老板跟张公子闲聊时说:你一看就是个读书人,我看你这字写得真好看,可惜我大字不识几个,也欣赏不来你这画。一语点醒梦中人,是啊,这来来往往的人大多是一些市井小民,多数人为了生计而奔波,就算有些闲钱但也没有兴致啊。
第二天,张公子把摊位摆到了那些文人雅士常去的酒楼门口,前来吟诗作对的文人看见他的字画,不免惊叹他的水平之高。一时间,张公子的字画又变得炙手可热了起来。
这天,一位慕名而来的文人在挑选字画时,认出了张公子,“这不是张府的张公子吗?早前听闻张公子离家证明自己,不想今儿在这遇见了,实在是在下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