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方,以爱为名,有我们生命中的红颜。我们向往过,但无法在一起。
小姨年轻时多诗多梦,天分极好,只是无奈因为外祖父遭人陷害而家道中落。为了让小弟弟能够读书,小姨读完高中就在闺房中待嫁。后来小姨跑到乡下嫁给了一个乡下人,从一个大户人家的小姐变成一个地地道道的村妇,对于这一点,我一直很疑惑小姨对婚姻的选择。
外公一共生了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母亲排老大,小姨是老二,下面是妹妹和弟弟。母亲是小姨的姐姐,下面还有一个妹妹和弟弟。妹妹嫁给了一个有钱的商人。在母亲的小弟成年的时候,尽管家境已经开始衰败,可是小弟还是娶到一个富家的女儿,生得一儿一女。
亲戚在一起会攀比,一比之下,小姨算混得很差的了。偏偏我的乡下小姨父天生不英俊,面黑性子直,不会讨人喜欢,所以小姨每次回娘家的时候难免被人轻谩,尤其是三小姨,一幅实足的官太太的样子。
外祖母心疼小姨,每次小姨回家,外祖母总是偷偷地给她一些银元,不让告诉别人。乡下的生活很清苦,白天要做农活拿工分,晚上还要收拾家务,服伺公公婆婆。
小姨怀上第一个孩子的时候,小姨父去了一个离家很远的城里去当工人。小姨身上没有钱,没有办法,只好回娘家,外祖母拿出自己贴身的东西,给了小姨四块大洋,小姨换了一些鸡蛋,买了一些布匹,又回到乡下准备待产。
等表妹刘思雨出生后,小姨已经彻彻底底脱胎换骨,永远地告别了她多梦多诗的小姐生活了。我曾问过小姨,你选择这样下嫁的生活,后悔过吗?小姨总很坚定地摇头。她说她这一生都不会后悔。
我看过小姨年轻时的照片。很美,胸前是梳着两根黑黑的长辫,小姨的身材丰满均称,没有富家小姐的消瘦体弱,倒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小芳。小姨父从乡下跑到城里当了工人,回家的次数不多,等到刘思雨四岁的时候,小姨生的小弟弟刘爱国也两岁了。
乡下的生活实在太苦,而且思雨和弟弟又面临着读书的问题。
那一年,小姨带着表妹和表弟去找小姨父。她从一个城市来到另一个城市,全家总算在一起了,姐弟俩也从此告别了乡下的生活。小姨每天忙完了家务后,坐在满天星星的院子里给表妹讲故事,每天如此。
上学的时候表妹很喜欢看中外童话故事,尤其是《一千零一夜》、《古西腊神话故事》,她说,其实这里而大部分的内容都是小姨讲过的。思雨也不知道母亲怎么会记得这么多的故事?
在小姨的教导下,思雨在作文方面表现了一种偏向,喜欢看一些小说。十三岁那年,表妹告诉我,她看完肖复兴写的《早恋》,还有琼瑶的《窗外》。
思雨开始长大,小姨对她过早表现的多愁善感很担忧。小姨到学校和班主任交流思想,至使班主任对思雨很关心。班主任对思雨说,你的母亲真是个有文化的人。
有文化用在小姨的身上,在思雨看来是自己有一个好妈妈。思雨问小姨自己名字的来历,小姨告诉她那是因为思雨出生的时候下了一天小雨。思雨不相信这个理由,大人总是喜欢骗小孩。
思雨长的像小姨年轻的时候,体态均称。小姨父的教育是棍棒式的。尽管思雨是女孩子,小姨父也没少拳脚相加。有次放学回家晚了,小姨父一顿打骂,小姨哭着去保护她,小姨父气愤不过,脱口而出说道:“不是自己的也养了这么多年,就不能打一下吗?”
小姨哭得很伤心。而思雨也终于相信了自己原来真的不是他们亲生的。第二天放学后,思雨没有回家,独自一个人在街上走着,想着要远远离开这个家。
她走了很远的路,天已经黑了,无路可走了,只好又找回了家,等着再挨一顿打骂。没想到这次回家,小姨父显得很着急,没有打她,反而和颜悦色地让思雨快来吃饭。
“我到底是谁的孩子?”思雨虽然有些疑惑,暗暗和母亲比较,她发现自己的确和母亲长得很相像,如果不是亲生的,会这么像吗?只是父亲为什么要那样说呢?
思雨从来不敢和父亲说话,父亲是个脾气多么暴躁的人啊!其实小姨父是喜欢思雨的。等思雨十几岁后,小姨父已经很少打骂过她了,反而是小表弟还在继续过着挨打的日子。
小姨开始老了,如果她不说起往事,我们真的很难以相信她从前是大户人家小姐。等思雨十六岁时喜欢上隔壁的邻家哥哥。思雨问起小姨年轻时的故事,小姨说起了一个人,她说在她还是小姐的时候,遇到一个从北京来的年轻医生,他觉得母亲天生聪明,很想要母亲做他的助手。
“那后来呢?”思雨问。
“后来他回北京了。”小姨说。
“那你为什么不答应他呢?学医多好啊!”思雨追着问。
“后来不是嫁给你爸爸了吗?”小姨幽幽地说,此后再无下文。小姨生命里一定有不被人了解的一段恋情。思雨心里暗暗想。
生活总在继续,未来总是不可预知的。
在思雨读高三的时候,小姨父在厂里上班时,因为机器发生故障把他砸成重伤,经过抢救无效匆匆离开这个世界。小姨因为过度悲伤而使身体垮了下来。
即便这样,小姨依然把这个家支撑着,供思雨读完了大学,表弟也参加了工作。小姨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差,有一次她明明拿着东西,忽儿一点力气也没有,东西从手里滑落。
又过了一天,小姨感到头昏,身体发直。到医院去看,医生说是中风了。小姨笑笑:“怎么可能?我现在还能走路嘛!”
回家后,小姨听说附近有个江湖医生很会治病,打一针就可以治好。小姨就去打了一针。等到一觉醒来,小姨发现自己再已不能站起来了,连话也不能说清楚。
表弟赶紧背起母亲上了医院,做了手术,医生说再晚送来一些,只怕要以后一直在床上躺着了。在医院住了半个月,小姨的病总算稳定了,只是要一直吃药,因为小姨血压很高。
舅舅来看小姨,小姨这次和弟弟长谈了一次。舅舅劝小姨要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儿女们都长大了,让他们自己过自己的生活,让姐姐不要太操心了。
“姐,二十年前的事,你怎么还不能放下?”舅舅问。
“……去找一找,一定要找到他,也好给思雨一个交代。”小姨对舅舅说。
小姨让舅舅打听一个人,一定要找到他,这样也好了却一件心事。
舅舅过了很久回来了,他带给小姨一封信。小姨看完信后哭了,然后把信烧了,把信封锁在了抽屉里。思雨曾偷偷地看过那份信封,地址是北京广安门的一个地方。
小姨变得经常若有所思,思雨问她在想什么,小姨总是沉默地不回答。小姨的身体一直不好,但坚强的她从不哼一声。等思雨大学毕业后,找到了工作,表弟也参加了工作,家里开始稳定了。
小姨忽而对外出旅游感兴趣。思雨和弟弟都很支持,操劳了一辈子,应该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只是他们很担心小姨的健康。
小姨说不要紧,她参加旅游团,有人会照顾好一切的。小姨参加旅游团旅游回来,果然气色和精神好像比以前好多了。
接着,小姨和她的一个闺蜜去了一趟北京。本来思雨和表弟很反对的,小姨的身体不好,一路上没人照顾,可这次小姨很坚持,几乎是偷着跑掉的。
小姨和她的闺蜜在北京住了二十天,她打来电话说住在闺蜜的朋友家,让大家不用担心。等小姨回家后,身体变得虚弱了。思雨和表弟哀求小姨再也不要出去了,小姨笑着说她再也不出去了。
可是以后的日子里小姨的身体状况相当糟糕。思雨想带她到医院去看看,小姨说都是老毛病,看了还不是老样子。
小姨怜爱地对思雨说,“你终于长大了,以后一定要好好地走完自己的一生。” 思雨心里很难过,一种不好的感觉涌上来。
过了三个月后,小姨病倒了,住进了医院。在医院里,她拿出了那个信封,叹了口气,继续把以前的往事讲完。
二十三年前,小姨认识了来自北京的年轻医生,年轻医生很喜欢温柔善良的小姨,他们相爱了,小姨还偷偷地怀孕了。而那时小姨还是未出嫁的小姐。小姨不想影响医生的美好前途,她提出了分手。她不想心爱的人受到世俗的责骂。
小姨父是给外祖父家做衣裳的小裁缝,对小姨爱慕许久,小姨父自知身份配不上小姨,但他对小姨的在意和呵护都被小姨看在眼里。
“你喜欢我,对吗?”小姨走到量衣服尺寸的小姨父身边。
“……是的。”小姨父被问得吓了一跳,有些难为情地点点头。
“那你娶了我,或者我跟你回乡下结婚。”小姨目光灼灼地说。
“你不嫌弃我是乡下人?嗯,你放心,我会一心一意地对你好一辈子的。”小姨父喜出往外地回家准备聘礼。
就这样,小姨不顾外祖父的反对,执意匆匆地出嫁了。年轻医生带着满心的伤感结束了医疗支援活动,返回了北京。
“那后来那个孩子呢?”思雨问。
“那个孩子就是你啊,我的孩子。请你原谅我这么多年隐瞒你的身世,本来我和你养父准备永远保守这个秘密。可是现在我的身体已经不行了,我怕以后不能很好地照顾你了,所以告诉你真实的身世,这是你亲生父亲马小雨的地址和电话,他很想你。”
思雨的泪流不止,“妈,你告诉我这么多故事有什么用呢?我其实早已猜到,我不在乎我的真实身份,既然当初你们相爱,为什么不结合在一起?难道一个男人的事业真的比爱情重要吗?既然你做出了选择,又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个秘密?情何以堪!”
当年马小雨走的时候告诉了小姨他在北京的地址,他还是想让小姨回到他身边。这一离别,就是二十多年。小姨在马小雨记忆中是一个小芳的影子,百转千回;是一份永远的思念,缠缠绵绵。
马小雨后来结婚了,妻子因为难产体弱,过早地离开人世。他一个人把儿子抚养大了。就是凭着当年医生留下来的地址,舅舅找到了他。舅舅告诉他小姨的情况,马小雨很激动,写了一封信要小姨无论如何能够再见他一面,他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当初要不管不顾地下嫁他人?
小姨去北京见了马小雨。岁月匆匆,物事人非。再相见,已是白头。为什么要用二十多年的时间发现一个错误啊!如果当初你能够和我一起,也就不会有这么多相思苦了,马小雨叹息着。
“可是如果有人发现我有了你的孩子,你还能够回北京吗?”小姨仍然固执地说。
“我们的孩子?天!这是怎么回事?”马小雨惊呆了,他不知道小姨为了他做了一件改变自己一生的事。原来世间他还有一个从未见过面的女儿。这是命运的安排还是缘份的捉弄?
“我的身体现在不太好,如果,如果可以的话,请帮忙照顾我的俩个孩子:思雨和爱国。”小姨请求地说。
马小雨流泪了,悲伤和喜悦的情感汹涌而至……
小姨住进医院不久,终究还是走了。一生的忙碌劳累,一世的情感纠葛,小姨终究不能承受生命之重。
马小雨从北京赶过来,沉静地安排好小姨的后事。很从容,很仔细。血缘的亲情即便时间和空间相隔,依然血浓于水。在思雨的同意下,马小雨带她回了北京。表弟因为工作调动需要时间,所以暂时留下来。
“我们回家了。” 马小雨带着小姨的遗物远行,走了这么多年,走了这么远的路,他终于看到了家的影子,从此不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