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十点多,曾经的闺蜜约我逛街。这在单身期间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了,那时候时间多,随时约随时都可以赴约,可是作为一个有老公有娃的中年妇女,没有提前预约的生活简直是不可想象的。虽然我暂时赋闲在家,可是我没有应约。因为受到短信的时候正在陪娃看书,看完书还要抓紧时间完成今天的打卡,再就是吃饭,下午约好带娃出去玩。时间紧凑的不像周末,可是看行程,这才是周末。
之所以说是“曾经的闺蜜”,是因为有了娃之后,我已经没有了闺蜜。以前的朋友,现在分为没结婚的,结婚没娃的和结婚有娃的。如果再细分,有娃的还要分成有一个的还是两个的。而这些分层里,经过短暂的几次接触,没结婚的和结婚没娃的共同语言已经越来越少了。让我震惊地发现自己的中年妇女潜质凸显是在今天约我的那个闺蜜的一次短暂见面之后。那天我们分手之前,路过灯市口一家酒吧,她指着酒吧说,这家酒吧特别棒,我以前经常去,哪天带你一起来。我很顺口就提了一句,去就去,不过你最好不要把泡吧这样的信息发在朋友圈。她惊讶地问,为什么?我想就不想说,因为这样传递出去的信息不太好啊,哪个靠谱的男人愿意找个爱泡吧的女人?虽然人家可能不了解这酒吧的情形,可是总是不太好。她对于我的回答无比鄙视,干嘛要在意别人怎么看?再说这种酒吧还是轻吧,比较安静,氛围也很好。。。巴拉巴拉,最后, 我竟然无言以对。事后我反思,我什么时候开始以直男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了?一个单身的女生带着自己的女朋友,哪怕是暧昧期的男朋友泡个轻吧好像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为啥对我来说就变成了“不良妇女”的象征了?朋友圈的人设那么重要吗?别人的眼光那么重要吗?即便30多不结婚有什么不行?我正在被这个世界的那些曾让我厌恶的观念同化,而且用同化过的眼光来看待过去的自己和她们。太可怕了。我突然被这样的自己吓着了。彼时,跟老公探讨了下,他完全赞同我的观点,认为,一个女生在朋友圈老发去酒吧的朋友圈的确会吓跑正经的男士。果然不出意外,我已经跟直男老公一样的观念了。自此之后,我发现跟这个闺蜜,真的越走越远了。她问我应该送月子里的妈妈什么礼物的时候,我第一反应就是纸尿裤,她回曰:“难道不应该更关注产妇本身吗?”是的,为什么不是给妈妈买礼物啊,为什么要想到孩子啊,那么多人都在关注孩子了,我为什么没想到关注妈妈呢?是我作为一个中年妇女变得庸俗了,还是她变得更超脱了?我想大概是前者吧,在生活的泥潭里越陷越深,我已经无法超脱了。
我现在唯一聊的来的就是娃同龄的妈妈们,特别是跟我一起搞双语搞到崩溃的妈妈们,简直有说不完的话,吐不完的槽。再其次就是那些有娃的但是年龄不一样的妈妈们,或者我给她们传递经验,或者她们给我传递上小学后的恐怖氛围。让我回忆从前娃小的岁月,用过来人的姿态跟她们说些什么,或者聆听她们面对的困难,好暗暗庆幸自己开始早教的早,没准以后能避免辅导作业的苦。
有时候看娱乐圈那些女明星们今天跟谁好了,明天又跟谁掰了,或者联系少了,媒体们就在那瞎推测,心里想,这些傻瓜,有什么可说的。中年女人之间的友谊本来就是塑料花啊,大家同步有共同语言才有的聊,不然一个天天聊美容化妆,一个被上小学的闺女虐到死,她们在一起聊什么?你会说,对于女人来说,啥时候都不能放弃自己啊,有了娃也要健身,也要美容,也要做个辣妈啊。我只想说呵呵。如果你没有老人、保姆帮忙做饭洗碗收拾家,没有老公帮忙带娃,只有自己一个人挑起整个家,还梦想着娃学习好,什么都省心的情况下美容健身做个辣妈,那只能说太天真了,经历过生活的磨难咱们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