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情景
今天下午九型人格课程结束之后,工作室里的人聚在一起闲聊。话题聊到专升本、高校还可以出国游学。儿子就与一位在职高校的老师,顺着话题聊起了文凭文化的重要性。
这些问题孩子都懂,但是后来儿子说,他要好好学习九型人格,以后可以做培训师。我说了一句:做培训师也要看文凭的,比如妈妈不是名牌大学毕业,只能在工作室、在一些普通机构讲课,也赚不了什么钱。好的机构请老师讲培训课都要看文化背景的。这一番话,引起了儿子的情绪反应,他坐在椅子上一句话都不说,然后走了出去。他女朋友跟着出去了,他爸爸也跟着出去了。他们半天都没有进来,我感觉到儿子不开心了。
感受一下自己的身体,有点紧,去体察一下情绪:焦虑、忐忑不安、迷惑,想法是:要不要去看看?看见他们该说什么?深呼吸三次,感觉到自己身体的放松,平静,就走出去看看他们到底在干嘛?
一出门就听见老公与儿子讲:你妈就是这样,要求高,她话里话外一直都要求别人跟她一样的学习、上进,我就觉得人身体健康,快乐点,就行了。被人压着做事,我也不想做,除非我自己想上进。
7号的老公更喜欢无拘无束的自由,关于成长、目标、学习,都不如快快乐乐的放松自己,舒适过活。我就问儿子,是不是刚刚妈妈说的话,让你感觉到不舒服了?儿子说:“我从小到大就被你压制着学习,小学时候让我好好学习,不然就小学文凭了;初中时候又说,不好好学习,就是初中文凭;到了高中我低潮期,不上学就是初中生,我拼命努力的拿到了高中文凭,进了现在这所学校,你现在又说要考本科文凭,不然没有企业要”。他说到这里,童年的创伤被勾起了,嘴巴在颤抖,我看到了孩子的委屈、愤怒。他继续说:“你越提,我对文凭就越不感兴趣,我对朋友感兴趣,好不容易在学校里处个好朋友,不想分开,不想换其它环境学习。对于我来说,有个朋友一起上学、一起工作,就够了。”
这时候我看到了孩子内心是极度不安全,他怕被人抛弃,怕分离。即使有一些好的发展方向,如果影响了他与人群的融合,影响到他的安全感,他是无法集中精力去面对现实的,所以他是很紧张焦虑的。
当我能感受到孩子的感受的时候,也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妈妈刚刚呈现了一个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现实情况,可能对你来说不是问题。我刚刚说的是我的角度,可能与你的角度不一样。妈妈没有让你按照我的想法去做,也不会干涉你的选择与方向。之前你从来都没有告诉过我你今天说的打算,也不知道你有那么多害怕与同学分离,今天你说过了我就明白了,妈妈尊重你的感受,也接纳你的决定。你以前那么糟糕的情境,我都能接受,更何况你现在进步那么大。如果你不想升本,就按照你的打算先这么做,未来的事交给未来,我们先做好现在。”
说完之后,他们就都回去了。我与工作室老师们一起吃饭,准备继续上晚上的课。在吃饭的时候,头脑里面思绪混乱,负性的诠释了刚刚的事,我当下的感受是烦躁、内疚、受伤、不被理解、不被认同、被孤立被抛弃。
头脑里面还想着,如何修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我看到了他也很受伤,我能感受到的情绪反应,他也同样会有。两颗都受伤的心,需要的是爱与理解,而不是谁说的对,有道理。这个时候我看到了自己当时没有认真地倾听孩子的想法、感受,而一味地想帮助孩子少走弯路,想改变他,变相的还是想控制孩子认同我的说法。
我的需要是:希望关系和谐,大家能够心平气和地沟通,把自己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大家互相都清楚对方的需要,而不是单方面猜测。
决定是:等到大家情绪都平和的时候,把我的需要提出来讨论一下,同时承认自己哪些不足之处,与孩子道歉。然后邀请孩子说出内心真实的想法。
晚上回家之后,儿子从房间里出来,问我:“妈妈,我今天处理问题怎么样?有情绪的时候,我及时出去了,到外面跟他们说,而不是直接用脾气攻击他人。”
是的,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进步很大,而我却没有发现,他说出来了,我才看到在差异冲突中,他也做出了很多的努力。这时我也肯定了他的这些变化,认可他当时的感受,同时也表达了不认同他的行为,就是为了同学不分开就放弃自己的发展。儿子又问我:“妈妈,为什么我不喜欢换环境,这么念着旧朋友,总喜欢有人陪,不想一个人去做事?”。当下就与孩子一起觉察探索:怕被人抛弃、怕不被爱、怕分离,怕失去。当孩子这些恐惧被情绪标明出来之后,他也放松了很多,原来被理解、被看见即是疗愈。我们感觉很轻松,彼此之间的了解又更深一层。
9号怕冲突,回避矛盾与问题,维持着表面和谐,其实掩盖问题是盖不住的。只有面对现实,才能从危机中找到机会。
我们这次能够这样平静的处理问题,与九型人格的学习是分不开的。儿子三阶段走完了,看到他最大的进步是,问题出现了,更多的时候是看回自己,觉察自己,而不是任由情绪蔓延找他人的错,在尊重的基础上把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透过接纳差异才是真正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