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害怕阅读的人,他们的一小时,就是我的一生。
我害怕阅读的人,一跟他们谈话,我就像一个透明的人,苍白的脑袋无法隐藏。
我害怕阅读的人,因为他们很幸运;当众拥抱孤独、或被寂寞拥抱时,他们的生命却毫不封闭,不缺乏朋友的忠实、不缺少安慰者的温柔,甚至连相互较劲的对手,都不至匮乏。
《我害怕阅读的人》
还有23天,2017年就要和我们说再见了,这一年你有什么样的收获呢?
新年伊始的计划,你是如期完成还是超额完成?亦或是,你从来没有制定过计划。
我们注定不要浑浑噩噩的生活,人生最好的开始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书籍是一个人成长路上最好的陪伴之一。董卿曾经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自己每天都有阅读的习惯,再忙也会坚持,如果哪天没有阅读,就浑身难受。好的习惯,需要坚持。
如果你还没有开始,不妨看看这张书单,关于生活、关于职场、关于个人成长,以及儿童绘本,你可以点击书籍对应的文章(蓝色字体)阅读书籍评价,再决定是否入手。
生活类书籍
《断舍离》
作者:山下英子
豆瓣评分:7.0
通过剔除身边不再合适的、不需要的物品,达到澄清自己的人生,体会前所未有的轻盈。我们选择不了外在生活环境,但可以通过整理房间改变内在生活环境,整理的过程是断舍离、是对物品的筛选、是对内心的观察,方法容易,过程很难,但掌握了断舍离的精髓也就掌握了整理人生的技巧。
《鼓起勇气,开始整理》
作者:佐原美和
豆瓣评分:6.4
将阿德勒心理学贯穿到日常整理中,从心理层面剖析不愿意整理、整理不好物品的原因,并教会人们如何分门别类的整理以及整理之后的不断复盘。
整理,并不是为了让物品变少,而是为了让我们找到真正喜爱的物品,然后善待珍惜,物尽其用。
《那些你以为地球人都知道的事:生活篇》
作者:大卫·波格
豆瓣评分:6.9
一本关于生活技巧提高的书籍。涵盖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最重要的是这里的经验之谈都是经过了作者以及他的团队在厨房、汽车和洗衣房里面花了大量的时间进行测试的,这些建议可以达到应有的效果,
职场类书籍
《好好工作》
豆瓣评分:8.4
作者:懒人老猫
一本职场宝典。适合即将步入职场、职场入职不到三年的书籍,从简历到职场求职面经到职场秘籍,贯穿着职业生涯规划。
文中也有很多独到却少有人告诉你的观点,比如:你求职时打电话问关于薪资待遇问题。很多时候不是打电话通知你面试的人不屑于回答,而是他基本上没有决定权。他有的只是一个薪酬范围。职场不变法宝:创造你的价值。
《把信送给加西亚》
作者:阿尔伯特·哈伯德
豆瓣评分:7.1
一本关于高效执行力的书籍,也可以说成是一个故事。
美西战争中,美国总统想要获得成功就必须获得对方军事情报,当时需要一位可以将信件送出的人,加西亚作为军人义无反顾的接受了这项任务,最终带回了情报,也因此获得了殊荣。执行力是军人的天职,作为企业员工高效执行力也是我们第一要务。
《极致服务》
作者:肯·布兰佳
豆瓣评分:6.4
一本关于服务提升的书籍。
以故事的形式贯穿理论,书籍中提出极致服务的关键在于建立内外联系,对内,就是要建立与员工的关系;对外就是建立与客户的关系。
个人成长类
《进阶:如何成为一个很出色的人》
作者:萧秋水
豆瓣评分:7.6
教主文集,通过时间管理、知识管理、情绪自我精进完成个人进阶三部曲,这本书通过大量教主的亲身案例阐述个人进阶,文集的重点更多在于关注内在自我成长,引导个人思维方式的转变。
《练级:自我进化的十项修炼》
作者:菜刀少爷
豆瓣评分:9.1
通过十个关键词阐述自我进化的十项修炼(可参看思维导图),人生就像是升级打怪,这一路总有人告诉你很多方法、很多道理,但想要快速成长需要不断挑战、甄别,走出舒适区,形成一套自己的理论。
《如何有效提问》
作者:斋藤孝
豆瓣评分:8.1
沟通的关键在于提出好的问题,本书通过理论+实例论证的方式教会我们如何有效的进行提问,按照具体且本质的问题进行提问,运用谈话技巧刺刺激对方谈话欲望使得双方继续深入交谈,达到共鸣。有效提问的方式是可以学会的。
《实用性阅读指南》
作者:大岩俊之
豆瓣评分:7.8
一本书的重要内容只占本书的20%,这20%中最重要的只有4%,所以一开始我们就要带着目标“集中火力”,才会取得好的效果,本书揭秘高效阅读通过三个步骤就可以实现,即为:设定阅读目标、思维导图、行动。
小说
《解忧小食堂》
作者:碧野圭
豆瓣评分:7.8
以主人公靖子老师的“菜花食堂”为创作主题,通过6种美食引出6种谜题挖掘6种人生。小说《解忧小食堂》以食材为主,在美食的背后,通过缜密的逻辑推断能力挖掘出6个故事背后的6种人生。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当中,都会有一段属于不为人知的故事,而这六种无处诉说的烦恼最终在“菜花食堂”里找到了答案,幸福其实就在我们每个人的手里,学会与生活和解。
《无声告白》
作者:伍绮诗
豆瓣评分:8.2
“我们是为了你好”,这是父母常说的话。成长的路上,太多的人一直在“乖乖女”和“叛逆的孩子”平衡,有的人在无数的内心挣扎和试错中成功了,有的人永远活在高期望值背后的气喘吁吁下。玛丽琳在辅导女儿莉迪亚功课的时候告诉孩子“别让人生从你身旁溜走”,父母的压力,让莉迪亚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失望,最终最终选择离开这个世界,这一路她究竟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玻璃城堡》
作者:珍妮特·沃尔斯
豆瓣评分:8.6
《玻璃城堡》这本回忆录看似轻松幽默的语言背后,更多的是生活的艰辛、独立以及父母和孩子之间相互的尊重,他们经历过房车生活,在很多地方居住过,直到后来定居在“韦尔奇”那所破旧的房子,为了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孩子们独立赚钱、努力存钱然后相继去了纽约,在珍妮特的世界里,只要自己下决心想走,什么也不会阻拦自己。让自己做不成事情的各种理由滚蛋吧。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每个有趣的人背后都有一段过去。
儿童绘本
《美杜莎妈妈》
作者:凯蒂·克劳泽
豆瓣评分:9.4
《美杜莎妈妈》有着一头长发的美杜莎妈妈,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产下了一名女婴,取名伊丽赛·美杜莎,在妈妈的细心呵护下体验生活的各种乐趣。美杜莎妈妈就像珍珠壳一样,想要完好无损的保护着属于自的宝贝珍珠,最终为了孩子剪掉了可怕的长发,让伊丽赛去了学校读书。
我们总希望保护好自己的孩子,做孩子的铠甲,百毒不侵。可孩子终究会长大,这一路上他总会遇到一些荆棘、坎坷与困难,不被外界打扰,那是完全不可能的。温室里的花是不能适应外界变化无常的天气,一辈子在父母的呵护下是不能长大的。
《勇敢的本》
作者:马蒂尔德·斯坦
豆瓣评分:7.4
主人公本是一个小男孩,他号称自己是“胆小鬼”,因为:面包房买面包时,有人插队,他不敢说话;他不敢穿自己喜欢的花背带裤;晚上听到奇怪响声的时候,他总是认为那是幽灵的声音。意识到内心恐惧时,本是怎么做的呢?
本没有逃避,他知道自己应该战胜这些恐惧,所以他自己选择想办法解决问题,绘本配图很柔和。
小孩刚开始面向外面的世界时,总是充满着小心翼翼,带有好奇的眼睛去探索这个世界,但与此依然会产生恐惧。所以这个时候,父母的引导是很重要的,而不是一味的指责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勇敢”、“胆小鬼一个”,从内心摒弃不耐烦的态度,告诉自己也是从这个阶段过来的,适当的引导孩子,与孩子一同探索他们成长的世界。
《咕噜牛》
作者:茱莉亚·唐纳森
豆瓣评分:8.5
一只小老鼠在森林里如何不被蛇、猫头鹰、狐狸等吃掉?如何存活并且不被伤害?故事中的小老鼠就如同我们自己,森林如同我们周围的环境,面对不怀好意的人如同森林里的其他小动物,如何聪明的保护好自己,就要靠自己的智慧了。
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是天真无邪的、充满童趣的,面对外界的不怀好意,他们还没有独自保护自己的能力,面对不确定的外界因素,我们需要引导孩子用自己的智慧来化解这些看似祥和现象背后的隐藏的一些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