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礼钱应该给新婚夫妇,还是女方父母?
今天打开手机,就看到了这个话题PK。
支持给新婚夫妇的朋友,认为:小两口是一个新组成的家庭,需要启动资金,比如度蜜月、生小孩等等。这是父母应当给予子女的支持!
否认对方观点在于:女儿嫁出去并不是不赡养女方父母了,不应把嫁女儿明码标价,搞得跟卖女儿一样。
支持给女方父母的朋友,则认为:父母养育女儿那么多年,嫁出去的女儿,总归是婆家的人,对父母很难完全照顾到,所以应该把彩礼给父母作为一个保障。而且,实际上大多数父母要彩礼也是为了女儿,如果在婆家被欺负,娘家还能有所依靠。
否认对方观点在于:养大女儿绝不仅仅值这么点彩礼钱,男方家里是多了一个人把持家庭,对于父母而已,女儿离自己更远了,尤其是远嫁的女儿,几乎难得一见。
相信每个人都曾经历过,或者听说过因为彩礼的问题,闹得男女两方家庭在筹办婚礼过程中不是那么愉快的例子,甚至还有因为彩礼谈不妥造成分手的也不在少数。这绝对称得上是一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问题了。
首先我想谈谈,关于彩礼——新时代夫妻和传统家庭的“代沟”。
我们都知道,早期的婚姻都是男方下聘,将女方娶回家,聘礼也演变成了如今的彩礼。
封建时期,男人三妻四妾都是合法的,而女人必须从一而终,所以女人更像是一件物品。有强大家庭背景的女性要求门当户对,甚至要求男方入赘。而大多数平凡的女性,只能接受“夫字天出头、以夫为天”,嫁出去的女儿就是别人家的人了,所以父母养大女儿得到一份补偿也是合理的。穷苦人家的女儿更是可以被男方买走,为奴为妾。
于此同时,陪嫁女方到男方的嫁妆,可以直接体现女方地位的高低。从奴妾到入赘,效果可见一斑。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男女平等意识的不断加强,我国开始实行一夫一妻制。而彩礼,这个延续传统婚嫁的习俗,也曾一度被废止,但是在民间却始终完全存在。
如同前面提到的,虽然封建时期男人可以三妻四妾,但也是需要财力支撑的,对于普通人家依然是一夫一妻为主,并不是男人不想,而是经济不允许。同样的,虽然新中国成立之后,彩礼制度受到批判,但是依然没有改变女儿嫁走别家的事实,留下的老父母依然需要寻求这一份保障。
近年来,很多独立的女性崇尚自由平等的婚姻,对于父母要彩礼的做法不予认可。
年轻一代都很能理解,并且认可,婚姻是两个人共同的决定,只要两人真心相爱,钱财、房、车等都是身外之物。的确,裸婚之后过上幸福小日子的夫妻也是有的。但是同样,也有结婚之后,丈夫日渐变心、对妻儿不管不顾的现实。
从父母的角度来说:当一个男人决心跟自己的女儿过日子,在未来一切都不确定的情况下,如果连拿出一笔钱孝敬岳父岳母都是不乐意的,那么未来的日子,如何相信他会有足够的担当去照顾好自己的女儿、以及未来的孩子呢?
父母妻儿都是一体的,都是我们一生中最亲近的人。撇开对彩礼漫天要价、不可理喻的父母,普通家庭的父母,都是希望看到自己的女婿是个有责任心、有担当的男人。对于彩礼的态度,也是对于女方家庭的态度,尊重自己的妻子,自然也会尊重妻子的父母长辈。
钱虽然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却是最重要的衡量标准。
其实不论父母,还是子女,对于生活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希望新的小家庭幸福美满。
但是最重要的矛盾之处在于,父母害怕男方给不起女儿幸福的保障,彩礼可以衡量男方的经济基础,也能把保障握在自己手中。
女儿不想父母给到未来的丈夫太多压力,毕竟彩礼钱都是从男方的父母手里要来的,那也是人家父母半辈子的积蓄。
如果一切都是小两口自己承担,相信问题解决起来就会容易很多。可惜的是,结婚的大多数是刚毕业没几年的人,自己哪能攒下多少钱呢?
如果说,小两口是新组成的家庭,需要更多的启动资金。那么我觉得,也该给这小两口更多的时间去完成原始积累。
彩礼,给了两方家庭沟通交流的契机,家庭观、教育观、价值观都是在这个交流的过程中得以更好的了解。
女孩,应该看看你的男孩能否为你去付出。在承受范围之内,是可以去努力的。要不然的话,就是他还没有准备好,那就多给一些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