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杯之旅是从1998年开始的。在此之前,我在忙着迎接高考,每周买一张《体坛周报》作为大脑的调剂,因为上面的内容都是高考不考的。那时我主要关心的是NBA,用NBA的常规赛、季后赛来激励自己,好让自己坚持下去,做那些没完没了的习题。当时看着是种辛苦劳累,现在来看,做题——修正错题——发现自己的短板并修正,focus-feedback-fix it. 这是多么有意思的一件事啊,看样子我真是“大器晚成”,属于我的时代要来了吗?
高考完了以后,我进了一所”市属综合性专科学校“,是的,这就是我们学校的定位,宣传栏里、校长在迎新大会上都这样说,没毛病。刚开学时,同年级的同学都有一种的”明珠暗投“、”生不逢时“的悲情,看着自己的高中同学进入211大学或名校;另外,还有一种”落草为寇“的豪迈和不羁。总之,有点苦涩有点爽。而对于我呢,还要加上与生俱来的优势感和旁观者的心态。在这种背景下,无缘无故地就接触到了足球。
学校是个群体的活动场所,足球也是个群体的运动,很天然地结合在一起。1997年进行的世界杯预选赛完全记不起来了,只是跟在后面瞎闹。相对于NBA,足球令我昏昏欲睡,时间太长、节奏太慢、得分太少,一点意思都没有。但是看着同学们尤其是老生这么狂热,又想做点事情。因为进的是经管系,所以老想着做点儿生意,我们看中了一款扑克牌,上面有参赛的32强和主要球星的介绍,很详细;宿舍楼的男生又很喜欢打拖拉机,扑克牌需求量很大。这两方面一结合,肯定是个不错的生意。”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于是节衣缩食购进了一箱,挨个寝室推销,可是效果却不理想。直到有一个老乡问我是不是不会打拖拉机,我说是的,我不会打。他才和我说,打拖拉机是要分色的红心黑桃梅花方块,你进的这些牌中间全是球队和球星的介绍,上面的字和色占的位置很少,看着很费劲,打起拖拉机来也非常不方便。我一听就明白了,这些扑克牌”天生要凉“。
优衣库的老板柳井正写了本书叫《一胜九败》,即使在外人眼里优衣库是如此的成功;其它的不出名的企业写的书应该是《零胜十败》,所以生意是个成功率极低的事情。我的这次扑克牌的生意是失败了,失败了就要总结。现在看来,失败的原因有:1、冲动。这是个赚钱的生意,我不快速决策,钱就会让别人给赚走了;2、没有调查,没有洞察消费者的需求。我自己不会打拖拉机,又不去了解打牌人的需求就盲目进一箱货,失策。若是先进两副牌给大家玩玩,体验尝试一下,不就知道原因了吗?3、场景。这些玩牌的同学到了世界杯期间还会躲在寝室里玩拖拉机吗?他们不会跑去看球?这些事先该考虑的因素都没考虑,所以失败。在我看来,打牌是个体为了逃避空虚无聊而选择的一种群体性空虚无聊的游戏,看球则是一种更大规模的群体性的空虚无聊。真正的勇者,是自己去跑步,去直面自己精神上和肉体上的种种不适,然后克服它。
在当时,我可没像现在这样分析得头头是道。当时,我感受到的只有失败,这种失败就意味着我要面对一堆上面有32强、有球星介绍的扑克牌,对于不打牌的我,可能这一辈子都用不完。买这些扑克牌的钱也是从我的生活费中省下来的,卖不出去就要准备过苦日子了。虽然后面的日子会很苦,但也不能气馁,我打开一盒牌,拿在手里,一张张地看,看上面的这些球星和球队的介绍,这一刻,我的伟大的世界杯之旅就开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