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到一个蛮有趣的东西,那就是关于人生的:
人类在宇宙中很渺小,人的生命相比宇宙非常短暂,这个前提,我之前以为是毁灭性的,因为它几乎否定了几乎所有人类所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包括读书,学习,工作,为社会做得的贡献,当然,还有钱。
但是,认真思考,发现最后还剩下一样东西是还没能被怀疑的,那就是快乐。有了快乐,上述的东西,都被附加上了价值,作为得到快乐的means(过程)。使得上述前提是可以存在并且合理的。
之前觉得,人生的意义的发掘到此就结束了。然而,我们时常发现,我们使用这些means的时候,很明显是不快乐的,一个人用不快乐的方式去寻找快乐的话,那为什么不去做一些本来就快乐,而没有“不快乐”的代价?比如,为啥在学校学校学习(喜欢学习除外)而不去辍学打游戏呢?
此时,我觉得有个概念可以引入来解决这个困境,那就是“相对快乐”。
很多人以为,打游戏或者其他娱乐活动一定比学习快乐(对一半人而言),其实不然,因为这个结果是在主体在已经成为一个学生的时候得出来的。假如从学生这个身份抽离出来,辍学打游戏比学习更痛苦。这个很容易从功利主义的角度“算”出来,辍学会影响以后的就业,工作,生活等,长期而言在学校读书得到的快乐远大于辍学打游戏。这个就是“相对快乐”的一部分,具有对未来的考虑。
可是,只是考虑未来是不足够,因为在生命结束之前永远有无数个“未来”,比如,上初中努力读书为了高中的快乐(好的高中),上高中为了大学的快乐,然后是工作的,升职的,加薪的,买奶粉的,养老的.......等等。故“相对快乐”不只是包括未来,否则主体永远处于非快乐的过程(means)中。此时,就是开始考虑短期内的快乐,同样也是相对的。在不影响未来的情况下,尽可能地使用最“快乐”的means来追寻未来的快乐。还是以学习为例,为了将来有一份好的工作,可以有很多方式,其中“代价”最小的一般都是读大学和学习。每个人最终的目标都不一定相同,故means也不一定不相同。
当然,值得注意的时候,“相对快乐”对于每个主体而言是不同,“相对快乐”不一定是快乐,只能说是“不那么痛苦”。
时代的进步带来的只是更多的means去得到“相对快乐”,并不能带来更多的“绝对快乐”,换句话说,对于主体而言,有了更好的追寻快乐的方式,但主体的人生不一定就是快乐的了(所有(快乐-不快乐)<0)。
综上,人生是有意义的,那就是追寻相对的快乐,但每个人绝对的快乐的数值有正有负,有多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