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依恋者安全感的背后

导读:

城堡一旦建立,接踵而来的问题就是为什么回避依恋者需要这么一个城堡来保证自己的安全感?或者说,对于非回避型依恋者,他们的安全感来自与哪里?

正文:

在回避型依恋者看来,安全感实现必须要来自于自己,而存放这种自我实现的城堡,最终实现了回避依恋者安全感的来源。那么,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现象呢?

根本原因是由于回避依恋者对于外界世界的链接出现了断层。换句话说,非回避行依恋者对于外界世界的链接处于正常互动的状态,可以将自己充分暴露在外部世界中,并没有感受到不适。而这种认识和行为,在回避型依恋者看来,是没办法接受,这个接受包括认知接受和行为接受。在回避依恋者看来,外部世界,具有天然的不确定性,相对于其他人,比较难与产生信任感。在将自己暴露在外部世界的时候,也比较难产生舒适感,反而更容易产生紧张感和不适感。虽然,在进入全新环境中,所有人都会有一个短暂周期性的不适感和紧张感,事实上这种感觉反而更容易让个人保持良好的状态。可是这种感觉,在回避依恋者身上,仿佛是被自己延时器给人为地加长了,甚至,严重者会在成年之后,对外部世界呈现出高敏感的防御状态。这种状态下面,在表面行为中,回避依恋者就会呈现出了外表长时间理智状态,而内心仍然会出现丰富的情绪波动的反差。

那么,这种在普通人看起来很正常,与外界互动的链接中,为什么在回避型依恋者看来,就难以实现,甚至于,他们从来没有透漏出来要尝试的倾向呢?我觉得,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可能会有以下几种可能:

就像许多小伙伴问我,回避依恋形成的原因,到底是先天性格还是后天成长?我人为两者都是造成回避依恋特风格的原因。甚至这两个原因,还有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的现象。首先,回避依恋者对外部世界的体验与其他依恋风格的体验是不同的。假设,个体的体验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个体自身性格造成的,那么回避依恋的形成,性格肯定会起到相关作用。心中有佛,所见皆佛。回避依恋者自身高敏感的性格特质,对于同一件事情,可能会存在解读偏差的情况,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假如通过这套高敏感的解读器,去理解到外界其他人的体验中的话,就会明显呈现出理解偏差。这两点的偏差,回避依恋者自身比较难以发现。认知误差下,行为的误差可能会更大,而这种行为上误差反馈到外界里,更多就是对于回避依恋者的行为无法理解。这种状况的出现,反而会加剧了回避依恋者对于外界刻意的保持距离。换句话说,需要这么一座城堡的存在,隔离出回避依恋者自身的体验和外界,进而保证了不会因为认同感的缺失而带来的失落,或者其他的负面情绪。

在《读懂恋人心》中,对回避者做出一种假设:对于伴侣的失落的表情,回避依恋者存在无法识别的情况。可是,在实际接触中,我发现,回避依恋者不仅不会存在表情识别的遗漏,反而相当的回避依恋者,存在情绪预识别的能力。而在第三方观察中,回避依恋者出现识别遗漏的情形,很可能只是回避依恋者识别后,无法对对方情绪变化产生认同感,当然也就没有相应的反馈。举个例子,假如一个小孩子,在最初情绪体验的建设时期,即自我情绪体验触发、自我情绪体验表达、对于外部情绪变化识别、对于外部情绪体验反馈的过程中,如果被过分要求加强其中一个技能——比如对于外部情绪变化识别,可能就会造成其他方面情绪体验的能力发展过分滞后,甚至出现偏差。而有意思的是,相当一部分回避依恋者就会在儿童事情,莫名其妙地被刻意训练出了其中一种情绪体验技能,这种技能是有利于保证生存的。通俗地说,如果发现儿童会出现过分地早于同龄人实现了自我管理能力,或者是分辨周围环境情绪变化的能力,那么,在儿童成年后,这种技能会随着他们年龄不断加强,继而影响其他情绪体验能力建设,进一步会造成他们回避依恋的风格形成。

假如在童年时期,情绪体验建设过程中,如果被刻意要求训练加强对外界情绪变化识别的能力,儿童可能会存在在潜意识下的认知混乱。换句话说,这种刻意训练,看似有利技能的背后,儿童可能会存在由于过分关注外界情绪体验,进而忽视自身产生的情绪体验。儿童会存在无法分辨出我努力识别的外部情绪体验,到底是不是就是我真实的情绪体验。这种情况一旦出现,很容易出现另一种情况,儿童会错误地把外界的情绪体验,带入进自己的情绪体验中,慢慢地忽视甚至无视自己的情绪体验,虽然自己情绪体验一直都在那里发生,可是它就像房门后面的花朵,没人关注。这种情况出现后,就很容解释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回避型依恋者,在成年以后,会有一种认识,人应该能后实现自己的情绪管理,而不应该通过寻求亲密关系者的倾诉来获得情绪共鸣。换句话说,回避依恋者自身认知体系中,实现的情绪管理,实际上是一种自我情绪地无意识忽视。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解读出回避依恋者另一种行为,在应对亲密关系中的情绪体验看似很“混乱“,比如觉得前任的美好或者对于完美情人的幻想。这种情绪”混乱“的背后,恰好是对外界情绪识别关注的间隙,自我情绪体验的灵光乍现。写到这里,突然想起另一件有趣的现象,在回避依恋者视角下,总认为现任伴侣的缺点,认为他们懦弱、不成熟、不独立、智商上不匹配自己……这些负面的评价,是不是恰好是通过外界视角来看待自己和伴侣的亲密关系,以及彼此是否匹配的对比?


回避依恋者的安全感的背后(二)

导读:

认知城堡建设的原因——情绪反馈的中止。

正文:

回避依恋者自身安全感的来源——自我认知体系,这个自建的城堡。那么,这个城堡的基石是什么?其中一个重要的基石,就是自我依靠。在非回避依恋风格的个体身上,自我依靠也是存在的。可是回避依恋者自我暗示下,自我依靠发展的这么壮硕,甚至于牺牲了全面的认知的机会。在非回避者的身上,儿童时期,显然无法完全实现自我依靠的。自我依靠的实现,只能通过困难的预筛选,换句话说,是否实现自我依靠,要取决于这件事情,在儿童视角内,需要先进行一个判定,如果可以实现,那么独立完成,实现自我依靠。而在回避依恋者视角下,即使儿童时期,他们自发或者被要求要跳过预筛选的步骤,直接进入了自我依靠这个步骤。这里面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能够直接进行这个步骤,而忽略了预筛选的过程,其中就不可避免地要进行情绪的自我压抑,而这个情绪自我压抑的方式,很重要的一种,就是情绪延时。换句话说,能够实现这种跳过预筛选,而直接进入自我依靠,来应对事件时候,回避依恋者通过某种方式(有可能是自己或者别人要求下),暂时关闭了自我的情感体验,换取无感知状态下,通过自我靠的方式,来应对和解决问题。这就很好解释了,为什么回避依恋者在生存适应方面,为什么会呈现出理智冷静的状态。针对这种情况,相比与上一篇中提到的情况,我把它定于为选择性的自我情感的忽视。

这种情形,也有很好的现实例证的支持。比如“运用之道,存乎一心”,这里讲的一心,我相信就是一个单线程处理模式,在这个单线程模式中,根本就无法实现情绪理智的并线运行,只有理智一条线来运行。还有许多宗教中,提出的磨练心性,我觉得他们也意识得到了情绪会伴随着理智并行处理问题,而为了达到理智单线运行的理想模式,而提出磨练心性,只是希望于通过自我控制,实现暂时达到情绪反应的关闭。而这种状况,在回避依恋者的本能反应中,往往会时常出现。当然,情绪关闭,这一点,根据个体回避依恋个体的差异,关闭的程度和时间也各不相同。当然,关闭情绪这种说法只是为了我们解释这种状态,实际上情绪不可能被关闭,就是被各种方式忽视掉了。

有个有趣的角度,回到最初的陌生人测试法中,假如把母亲的回归和离去看作情绪变化的外化的话,回避依恋者这种自我欺骗式的忽视行为,是不是恰好就是成年后回避依恋特质的最初预演?

是否除了以上两种情况,还会存在第三种情况的情绪被刻意忽视或者自我屏蔽的过程?我相信是存在的。

会不会存在这么一种情况,在最初,回避依恋者和其他依恋风格的反应是一样的,在遇到第一次情绪体验的变化时,他们选择了尝试对外发出情绪体验变化链接的诉求,比如寻找情绪共鸣,需要情绪安慰等动作,可是在儿童时期,他们第一向外界敞开情绪反应时,收到了负面的反馈信号,比如:“你是个男子汉,为什么会这么脆弱”“你怎么能这么想”……之类的反馈信号,让他们产生了自我认知偏差。通俗地讲,他们会产生一种疑惑:到底是不是我的情绪反应是错的?可事实是,情绪反应本身是没有对错之分的。论迹不论心,早有人认识到,情绪反应是天然赋予人的本能反应,这种反应基于个体差异,千差万别,不存在像考试答案一样,有一个统一实现的考量标准,事实上,每个人也无法完成理解他人情绪变化。而当个体存在情绪变化与主流价值体系出现不一致时候,是否就要贴上另类的标签?

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一个关于左撇子的假设。远古时期,一个部落内部出生的小孩子,假如成长过程中,被长辈发现有左撇子的征兆, 会通过刻意训练甚至惩罚的方式,纠正他们左撇子的行为,因为他们认为这种行为是一种不吉利的征兆。这个行为的背后解读,原因很简单:在一对一的武力对抗中,如果对方擅长使用右手,而自己用左手的话,会在对抗过程中处于劣势,受伤或者死亡的概率更高。所以回到情绪体验不符合主流价值体系时候,通过贴标签的方式,让对方处于关闭情绪,或者刻意回避自我情绪体验的做法,是否有相通之处呢?

虽然,对于外界这种对于回避依恋者,这种天然本能情绪反馈的负面回应。我相信外界的回应本身不存在恶意反馈的情况,甚至处于好意,就像出现在远古时代纠正左撇子这么一个保证个体生存概率的本意。可是这种负面的情绪反馈,确实会让回避依恋产生自我情绪怀疑,继而就会选择性忽视自我情绪体验,或者刻意“关闭”自我情绪体验,而单独地进行纯理智线索的单线程运行的情形。这种认知一旦形成之后,对于自我情绪体验长期抵抗的过程中,需要一个强大的认知体系来对抗本能的情绪变化,这恰好就是回避依恋者安全感城堡存在的意义,有了这个城堡,这一行为就能够长期进行。

通过这两篇的解读,尝试进行了回避者依恋自我安全感——认知城堡,进行了一些尝试性的解析,整理出了回避依恋者为什么会存在情绪延时器,理智线索单线程运作的原因。我相信,如果回避依恋者能够明白到底是谁悄悄地隐藏了他们的情绪线索,进而让他们自己也非常痛苦地一直处于选择性忽视或者关闭自我情绪体验的循环中,那么回避依恋者对于正视自己的情绪体验,建立自我与外界世界的强链接,进而建立对于外部世界的信任感、安全感,那么对于回避依恋风格的逐步转化,也是非常有用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5,724评论 6 47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104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2,142评论 0 34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086评论 1 27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076评论 5 37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914评论 1 28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220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871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318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834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951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574评论 4 32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162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62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383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349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652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