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风景,总是在远方。
去年从杭州回来,弟弟问我,去西溪了?我说,西溪是什么?比西湖美吗?他说,湿地公园,比西湖美多了。
于是,西溪便这样被惦记上了。
尤记得北国扎龙自然保护区的湿地,那辽阔的湖面,绵延数十公里的芦苇荡,因夏日气温不高,铺满水面的小巧青翠的荷叶,俊俏的透着蜡质光泽的红莲,还有那怕人的野鸭和优雅踱步的丹顶鹤⋯⋯
江南的湿地又该是何种风情?
游走在外地,一行人全然听从于我的安排,于是这次的杭州之行,这片《非诚勿扰》的外景地便出现在眼前了。
沐浴早春的阳光,沿着西溪的河渚街,我们走着,路边的绿植便扑面而来了。
城市里的湿地,却亦是春耕夏耘的田野,任性地散发着浓浓的泥土野草的气息。看呀,河叉里的柳叶般的小舟时不时悠然飘过,何其闲适,多么安逸,大家禁不住驻足观望。忽然,游人带的一只小狗竟被水中鸭子吸引跳了下去,吓得主人赶紧下去打捞,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慢悠悠走着,一阵喜庆的唢呐声随风传来,一群身着红衣的迎亲队伍正在表演呢。巧舌如簧的媒婆夸赞着貌美如花的新娘,逗得大家尾随队伍踽踽而行。
呵呵,前方又是一美食街啊,于是,不管是喷香的炸小鱼、菱角,还是涩涩的青梅、芳香的麦芽糖,还有雪白的桂花糕皆被孩儿的肚子笑纳了。
嘴里边吃着,亦边看着,蒋村酒楼门前晾晒的鱼干、熏鸭与腊肉,听说这种在漫长的岁月中代代流传下来的用极麻烦的土办法蒸熏晾晒好的肉干鱼干几年都不会变质的。嚼起来又是那么地让人放心。这样的散漫生活,这份缠绕着祖先智慧的手艺绝活,才是真正的人间烟火,最醉人的光阴。
揽胜塔下,孩子们嬉笑玩闹,我却独倚在"西溪且留下"的粉墙上想望悠长的历史隧道里千年前宋高宗的感慨,幽幽小桥流水、皑皑芦花似雪,迷恋了多少帝王文人雅士。
康熙皇帝南巡至此有诗云"十里清溪曲,修篁入望森。暖催梅竹早,水落草痕深。"
登塔远眺,蒹葭与湖水相依,曳素百顷,溪光与雾霭相映,潋滟十里!
西溪,以梅、竹、芦、花而盛。又有"仙境天开"之名。沿水有十八座桥、十八个湾、十八里辇道。
沿竹边小径,过小桥,但见染坊、古井,打糕臼,与园中各种草木相依相偎,错落有致。孩子们立刻上前,争相抡锤便打,把新年闹得热火朝天,喜气洋洋。
我们在深潭口码头上了船,船便在碧水上划出一条水路,徐徐向前。初春时节,两岸的芦苇萋萋茫茫;落光了叶子的虬髯苍劲的柿树伟岸耸立;低矮的枯草中时而露出未融尽的积雪,积雪旁边间或有白鹭在晒太阳呢,这边一只,那边两只;忽一抬头,树枝上却见蹲着的两只白鹳在痴痴地望着我们;而绿头鸭已然在春水中与船儿竞相追逐了。
船儿继续前行,两岸或黄黄的或青翠的草木倒映在水中,叫不上名字的冬候鸟不时地欢叫着掠过水面。我与好友禁不住感叹:如果是春天,又该是多么地旖旎秀美!如果是秋天,又该是多么地绚丽缤纷!如果有来生,携挚爱之人,来此栖身于溪畔茅屋,做一渔家寻常百姓,日日与鸥鹭为邻,时时与花草相伴,那该是何等的逍遥自在!
随游船上岸,竹梅山庄前,民俗表演正如火如荼。大闹天宫、捏面人、画糖人、剪窗花、写毛笔字,惹得孩子们东跑西颠,收获满满,乐不可支。
时光总在不经意中悄悄溜走。曲水而来,婚俗馆、茶艺馆、丝绸庄、龙舟展厅、越剧舞台,无一不在娓娓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沧桑的流年……
归途中,在参观了西溪水浒文化展示厅后,才知据专家考证,施耐庵的《水浒传》应在此完成的。书中大量篇幅印证,其水系、道路、城墙、四季花卉、最小的范村最小的定香桥皆能在西溪附近找到源头。尤其是对冬日水泊梁山的描写,那流泉、野花、果子活脱脱一个暖冬的江南!由此看来,施先生哪有到过北国?!
夕阳西下,染红了身后的山林水泊,向晚的渔夫归去了。
大家步步回望,那些依依不舍,停留在水浒人物画像前的那株灿黄的梅花上吧,停留在无限夕岚笼罩的湖面上……
虽无弱水三千里,不是仙人不到来!
西溪,且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