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雯雨霏
我们究竟是怎样把事情说清楚的?然后我们说清楚了吗?别人理解了吗?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沟通上的问题呢?我们真的说不清楚吗?
每个人都会说话,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把话说好。这确实是个事实,并且原先也会觉得很难。不过也许觉得难是因为没有合适的方法,如果有很好的方法,也许就会不一样了。
在春节长假的第一天早晨,就看到这样一篇讲如何把话说清楚明白的文章。这是关乎逻辑的东西。简而言之,就是建立框架,填充细节。就像造房子,一定是从地基开始,搭好架子,然后开始刷墙装饰。这是自然规律,而很多强大有力的东西,也许自身就带有很强的逻辑感。
首先是建立框架。这可以说是事情本身的内在逻辑,包含两个元素,分别是解释和论证。比如,在男女朋友吵架闹矛盾的时候,如果女生因为男生的什么事情而生气,通常男生都会说“你听我解释”。很常见是不是?这里男生要解释的是什么呢?是对已经发生的事实的解释,也就是已经有了一个结果,是个事实,男方要去解释怎么会并且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这个过程就是由确定的结果,推出形成这个结果的不确定的原因。
再比如,如果近段时间,男生开始不再那么热络,不再主动发消息邀约,或者作出任何跟之前开始有不一样举动时,也许这个时候女生就会通过这一系列的客观事实,综合起来去推断,并一意孤行地得出结论:男生不爱自己了。这个过程就是从确定的原因,去推出不确定的结果。
两个例子也许都不陌生,因为是司空见惯的,或者说我们自己有时候也免不了会进入那样的思考方式。所以其实大脑已经在不自觉地运用这样的方式帮助我们试图表述清楚,这样看来,是不是不会觉得那么难了。
当这两条主线框架建立后,接下来就是填充细节了,也就是如何让这个框架生动地展示出来。就像做演讲演示一样,需要有ppt图像的呈现,然后配合图片来说。所以填充细节包含的两个元素就是视觉和语言。
视觉是看的,语言是听的,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能够表述清晰并且生动。视觉的呈现有图片、时间轴、地图、还有思维导图。导图因为有连接线,是不同事物之间产生联系的呈现,所以好的导图能够让人的框架感更强。听觉方面,就比较考验说话人的描述了。相信小时候写作文,老师就教导写出一个观点,要举例子,或者作类比。其实也很好理解,因为这些是和我们自身相关,总是对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会特别熟悉。
然后还有一点要注意,就是在这个呈现的过程中,要注意不断回到主线。好像终于开始明白,有的人不管怎么往外延伸,总是能够说一句“回到我们刚才所说的”,因为他清楚地明白自己的框架是什么,并且说的重点是什么,而不会被延伸出去的内容所带跑。
原本以为这仅仅是用于如何去好好把话说清楚并且生动的方法,没想到当学到了这个方法之后,在听吴军老师回答读者来信时,会发现所讲内容采取的也正是这样的方式。因为是问题,所以会先有个结论,比如“为什么人要学会服从?”这是一个结论,于是往上推,要找到得出这个结论的原因,也就是解释,在这个过程中,同时加入相反的论证,“如果一个人不服从,会产生什么影响呢?”从原因推到结论,一个人不懂得如何服从的话,提升的空间会很有限,也不能将人领导好。
春节假期的第一堂课,建框架有细节,把话说好的第一步。
# 无戒365极限挑战日更营 第 113 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