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各个学校都在以各种方式开展阅读活动。我们的班级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致敬这个美好节日?我想对读书日最好的致敬就是阅读,正如图书馆馆长王志庚先生说的:拯救一本书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地阅读它。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读一本什么样的书才能够配得上这个伟大的节日?能够给孩子们带来心灵上的触动?能在他们心中播下一颗珍贵的种子?
我想到了威廉·乔伊斯的《神奇飞书》。这是一个先有动画短片,然后才根据短片绘制的图画书。《神奇飞书》的短片曾经荣获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短片和很多大奖,可见它是一本多么值得阅读的好书。
在讲书之前,我先听了张祖庆老师讲的《神奇飞书》,从他的课堂中,我学到了更多讲绘本的方法,除了关注细节、色彩之外,还要关注整本书的结构。张老师抓住“写下他的欢乐与悲伤,理想和希望。”这句话,梳理出了莫里斯分别在“家里——图书馆——天堂”三个地方说出了这句话。引出了“天堂的就是图书馆的模样。”着实是绝妙的设计!
我在给孩子们讲述的时候,也学习张老师,从关注细节,关注色彩,关注结构开展。张老师是给五年级的学生讲的,而我面对的是一年级的学生,所以我还站在长文挑战的角度,除了感受故事本身的魅力,还要关注识字任务的落实。
心中装着识字任务,但绝对不能让识字破坏了故事本身的美好。我只是适时地把一些难读的句子和词语领读,用有趣的方式引导他们理解。
我用联系上下文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不知所措”“漫无目的”“四处游荡”;学生不理解“埋头行走”,我就用动作示范的方法帮助他们理解;我们一起用表演的方法理解“振翼飞行”“窃窃私语”……
我一边讲,一边和孩子们互动,融洽的课堂氛围真是太美妙了。他们果然是经常读绘本,总能从细节处有所体悟,他们从阅读中感受着惊喜,这也许是最美妙的阅读体验吧!
尤其是读到莫里斯在图书馆给读者书的时候,他们观察到有的读者是彩色的,而有的却是灰色的。我试着让他们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他们竟然能够回答出来:读过书的人就是彩色的,而没有读书的人,是灰色的。是啊,书籍可以让我们的人生变得多姿多彩。
他们还能发现,图书馆门前的栏杆都是钢笔的造型,在赞叹绘者独具匠心的同时,我也为孩子们的细心发现而欣喜。
我又引导他们观察,图书馆大门上的标志是一只猫头鹰。在咱们中国,猫头鹰是不吉利的象征,然而在西方,古希腊神话中,猫头鹰可是智慧的象征,所以图书馆门上的标志带一只猫头鹰,象征着热爱读书就会拥有智慧。花儿老师喜欢的得到app图标就是猫头鹰。
就这样,利用延时服务的时间,我用了近40分钟,和孩子们一起穿越了《神奇飞书》;感受书籍带来的神奇力量;享受着阅读带来的惊喜;让幸福的种子悄悄地落地生根……
我们的心又和书籍一起飞翔、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