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味道,一种玄之又玄的存在。
年龄越大,回家的频率也高了,有事没事,寒来暑往,雨雪晴天,像极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甚至于,一想到回家,上班都显得躁动,精神状态都像电充满了格,归心似箭,路上风驰电掣,恨不得能生出翅膀。
真说到,到底家里有什么如此有吸引力?好像也想不出太过具体的所在,只是那种温馨的感觉,那种朦胧的真实体验,那种貌似置身桃花源的轻松惬意,或许,正是这些虚无缥缈,但又真又活的味道,让自己如蜂驱蜜,乐此不疲。
逐渐消逝的农村印迹。
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后来媳妇儿也来自农村,对于农村,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有着无比深厚的感情。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遍地开花,一些属于农村的印迹逐渐褪去,只能化作淡淡的回忆,埋在心底。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每每看到桃花源记,总是惊叹如何能描绘的如此栩栩如生,那种闲适,那种超脱,仿若乱世中的一抹清流,神仙一般安然的存在。儿时的村落,何尝不是如此。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回家,一场心灵的修行
置身闹市,面对各种绳营狗苟,尔虞我诈,工作压力,生活所迫,犹如上满了发条的木偶,机械的超负荷运转,在这嘈杂的世界,找寻不到自己。
回家,回到那熟悉的农村环境,生活突然变得如慢动作一般,悠然自得,恍如隔世,远离庙堂,处江湖之远,无须忧国忧民,何其逍遥自在。
时间匆匆。
每次回家,相对论总是体现的淋淋尽致,吃吃喝喝睡睡,不知不觉三五日已过,恍惚如昨,农村不流行夜生活,朝五晚九,很是形象,睡的早,起的早。而我们跟不上这个节奏,睡的早,起的晚…平白无故的消磨了时间。一亩地,两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真真如是,炕上盘腿一坐,泡上一壶茶水,聊聊天,看看电视,半天已过。间或做点农活,一日悄无声息走完。
回家,找回儿时的回忆。
老人们,拿着马扎,扎堆而坐,抽着旱烟,现在大多换了烟卷,有的下棋,有的拉呱,天南海北,神仙小鬼,奇闻异事,应有尽有,里面难免有些吹牛拍马,难免有些信口开河,但又何必戳破呢,像个听书人一样蹲坐在旁,认真的听,适时的迎合着一笑,偶尔插个话,挑起自己想听的故事的话头。挺好。
回家,为了父母的期盼。
每次回家,总少不了父母的翘首期盼,在路口张望的身影,所以,现在多了突然袭击,不声不响的回来了,一个惊喜,一个意外。当然,有时也能闹个乌龙,回家了,父母出去了,或下地干活,或出门打工,好在,回家次数多了,地也认识,甚至连农村喜欢把钥匙藏在家里的习惯都坚持的如此的好,总不至于无家可归,进不了门。看着父母忙里忙外,温酒备肴,好不幸福,有时帮衬一下,开着玩笑,好一个天伦之乐。父母盼的,就是儿女幸福,工作不累,再有就是常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