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时间的长河迎来了祖国的七十年华诞,而我也成为了一名师范类的大学生,想起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也不禁思绪泉涌。
师者,术业有专攻也。小学三年级,一名交换的语文老师让我记忆犹新。他总穿西服,戴眼镜和手表。他是文绉绉的学者,也是幽默的故事王,更是带有“母性光环”的一位男老师。我记得,我第一次了解“比喻”这个修辞手法就是师从于他。他讲“像”字是比喻句中常出现的字眼,他还讲也不是所有的“像”字句都是比喻句,比如:儿子像爸爸。现在想起那画面:我与同桌对视的眼神,嘴上开心地笑,同学们稚嫩的在发问为什么,老师表情加动作的讲解。仿佛一如昨天,但殊不知早已过了十个春秋。那时的懵懵懂懂,现在的耳熟能详。他是启蒙老师,更是让我敬佩难忘的人。
想起冬天,便想起了那个有火炉、有同学、有故事、有王老师的冬天,三年级的冬天是被寓言故事覆盖的冬天。无疑,我是特别喜欢这种氛围的。我们都会拥在火炉旁,即使不在自己的座位上,却也是有秩序的,与自己结伴的同学坐在一起,一起听故事,连现在想起都是一件无比惬意的事,所以至今想起画面依旧清晰。王老师肚子里的寓言故事颇丰,有多丰呢,那时的我觉得多的可以填满整个冬天了。那时觉得好笑的寓言故事,现在才更能读懂里面的寓意,老师所说的小故事大道理,我也至今犹记。犹记狐狸得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就之前而言就是讽刺狐狸的虚伪,告诫人们要认清现实;就现在倒也可以用“佛系”一词去形容了。时代在发展,我们也在长大,而老师却一直在原地播种桃李,默默耕耘。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老师不仅是老师,还是我们的“挑水夫”。他是爱喝水之人,大水壶对他而言自然是必不可少的。老师每天都会检查我们有没有带水杯,提醒我们多喝水,告诉我们冬天更要多喝热水,促进血液循环,这样写字手就不会冷了。用水桶去挑热水是他每天要为我们做的,冒着热气的水桶,我们拿水瓶排队打水的画面,至今依旧清晰。现在忆起,那个没有暖气,只有一个火炉的小学教室却格外温暖,更有着我童年时挥之不去的记忆。三年级的教室,一直是整洁的。老师教会我们平时要“各扫门前雪”,要人人尽力;老师也会和我们一起打扫教室,他还会表扬积极打扫的同学,我也曾名列之中,被表扬的快乐使每周次的卫生打扫也是被快乐充斥着。
一年的交换时间过得很快,分别就在眼前,简单的话语,简单的目送。其实我是很不舍的,我贪恋老师肚子里的故事,忘不了老师挑水时被雾气遮住的脸,可分离总是在所难免。与他未见面前,我曾在某本书籍上读过他写的文章,那时的我早已生了钦佩之情,我佩服他有从大城市调转到小城镇的勇气,适应这的语言生活,他与生活为友,他有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认真的工作态度。那时不懂他文章里的那句生活不易,到现在钦佩他能苦中作乐,他教会我们生活要用“乐”字去书写,记得他说上课之前要用微笑互相迎接,不用起立说“老师好”。至今我想起那独特温馨的迎接方式,也总有一阵暖意涌上心头。
王老师教会我的,怎一个“知识”了得。多年未曾见面,思念却不曾减。同学聚会上谈起王老师,原来在大家心里,他一直都在。我知道,您的播种早已春满园。愿他日归来回首,您也依旧在那灯火阑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