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翡冷夜
1
大学之前,我最远的一次出行是去省内最西部的一个村庄。那时我六岁。
之后开始读书,小学,初中,都安静的呆在乡镇,再没出行。那个年月去趟县城都很奢侈,因为车票太贵——5块钱。现在看起来不起眼,可那时这就是一个家庭一天的饭钱。更不敢提要去哪旅行,因为就算提了也没用,这个愿望迟早会落空。
但对旅行的渴望却一直没有停止。尤其是中考结束那年,我在地摊上买了本余秋雨的书,更是激起了我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开始羡慕他山雨寻访时的惬意,查询古老文明的焦急......读到了苏轼,天一阁,敦煌,江南,欧洲......
那本书是我的珍藏,尽管是从地摊上买来的,只有15块钱,可是它却比我之后所买的任何一本书都让我爱不释手。也许,它就是一个梦!
因为距离,才美得这么一塌糊涂吧!
可我还是想去海边,听浪花啪嗒石壁的声音,听汽笛呜呜的鸣个不停。我还想爬到高高的山顶,听风过林间,看夕阳烧红的天边或朝阳的红晕涂抹整个东方。我还想漫步到浩瀚的沙漠中,感受灼热的沙海......
但这一切,都不是我的生活。外面的世界,究竟怎样,我不得而知。只能一遍一遍的翻看地图,在脑海中幻想一下。
和那个时候村里的所有孩子一样,我们都没有“资格”出去。唯一的办法是辍学。
只有辍学,才能有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去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孩子的心思是单纯的,轻而易举就做了这样的决定。而且这种决定是有传染性的,一传二,二传四......所以过完初一那年的寒假,原来我们有十几个孩子在读书,最后就只剩下了四个。
那些辍学的孩子,如今都成了家,也在不同的地方做着各式各样的工作。我不能说读书后的我们生活就比他们好,因为他们有些人确实混的还不错。当然我也不能贬低读过书的人,因为他们混的更是不错。
生活就是这样!好与不好都是外人看到的,而满不满足只有自己最清楚。
2
高中以后,终于有了出行的机会,但最终阴差阳错还是没能如愿以偿。所以,高考结束那年,我度过了最漫长的一个暑假——三个月。
漫长的暑假时光,又重温了余秋雨的散文集。在那个骄阳似火的夏季,我的心先是急躁,尔后不安,最终又得以安静。也是那个暑假,我对父辈们的生活又有了更深的理解。
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我一定会出去——我报了外地的大学。对外面世界的渴望,让我几乎放弃了省内所有的高校。最终我还是被外省的学校给录取了。
去读大学,我才真正出了远门。坐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火车,我以为我会欣喜,但没有。车厢里到处都坐满了人,走道、厕所门前,只要是有空间的地方,到处都是人。我和父亲坐着硬座,一路似睡非睡,熬了一夜终于到了另一个陌生的城市。
那年十一,我又坐了二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呼啦啦的赶到了东北,这次是我一人。出行前的当天,我们军训刚刚结束。为了赶火车,一结束我就立刻冲回宿舍拿上行李就出发了。
但那天真堵,平时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三个小时都没到。最后,我只好恶狠狠的看着我那辆火车远去了。没办法,只好把票改成十一当晚的,当然我也没了座位。就这样,我在过道里度过了二十几个小时,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独立远行。
爬了第一座山,尽管才几百米。去了一个大河,尽管才几十米(也许几百米)宽。看了第一座古建筑,尽管咬牙切齿的买了全票......
第一次出行,虽然经历了种种小麻烦,但带给我的仍然是兴奋和激动。也因为这次出行,我更加向往去不同的城市,感受不同的温情。
3
当然,我还是只能向往,因为我还是一个学生。坦白的说,是缺钱。
但大学的好处,就是有很多空闲的时间能去兼职。不过,那时我正迷上了阅读,没事的时候一整天都呆在图书馆,所以从始至终都没能去兼职。
再到后来,我开始写东西,虽然写的不怎么像样子,但还是收到了稿费。虽然不多,但短途旅行还是够用的。先后又去了榆次老城,常家庄园,晋祠公园,平遥古城.....
看的最多的是人文景观。一方面是出于对历史的爱好,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山西有太多的人文景观值得一看。还有,这是最方便的选择,不用花费太多的精力去研究交通。住宿,自然是不会考虑的。
后来,又先后去了郑州和上海,但都是奔着找个暑期的工作去的。偶尔出去逛逛,但都说不上是旅游。
4
毕业之后,辗转几次,找到了现在的工作。也是因为这份工作,有了更多的机会去观看外面的世界。
坐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飞机,完成了从高空俯瞰芸芸众生的经过。透过云层,人是那么小,城市是那么荒凉,山川河谷是那么安静。原本我们就是渺小的吧!只有站到更高的位置才能看到,也才愿意去承认。
三个月的时间,先后去了珠海,江门,宁波,苏州,深圳,建德,广州,义乌,芜湖......走过千山万水,结交了不同的人,看了不同的城市,听了不同的故事。
虽然有时走的比较匆忙,没能细细打量一座城,但风物人情在穿行间也能感受一二。
也是因为这份工作,我能说走就走。大多时候,出发是提前一星期通知的,所以也并不匆忙,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去查询资料,完成行程攻略。尽管这一切都是有人安排好的,不用担心,但我还是享受这个过程。
当然,有时的出发也会是临时通知的。领导说明天哪有个活动,你去一下吧。就这么突然,行色匆忙的出发了,但我也喜欢这个过程。喜欢在路上的感觉,只有这样才觉得生活是真实的。
但出行的最大目的,并不是为了游山玩水,还是先要把工作做好,所以行程并不是随心所欲。好在我们还有空余的时光,这样在休息的时候我就能走上几公里,稍稍感受一下当地的风情了,而不是呆在酒店里。如果时间充沛,一定会去感受更多的地方,感受更多的时刻。
路上的时光多了,有行色匆忙的节奏,也有纵情游览的时光,总会忍不住去思考。思考当下,思考未来,思考生活......也可以读书,火车上、飞机上、候车室,因为读书生活又多了一种色彩。
读书,旅行,在路上,这是我的生活,也是我的节奏。年轻不正是这样吗,脚步和思索,总不能停!感谢生活,我还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