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007er之行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月,13篇文章已经呱呱落地,这当中,一定有你非常满意的,也可能有你不满意的,写得好与差,其实自己都心中有数,自己花了多少精力思考、打磨、修改,自己最清楚不是吗? 写的好,我们欢欣鼓舞,动力十足;写的不好,对比战友的精彩文章,我们也会感到压力,甚至产生自我怀疑:我真的行吗?我还能写出来吗?这么痛苦,要不要放弃?
这时,大脑里有两个小人儿开始打架了:A君想要过舒坦日子,好久没有追剧了啊,看一会儿吧!B君不想屈服,不要忘了你曾经说过的话,你的七年目标……
其实,之所以产生这些问题,可能因为起点低,可能还有一个心理机制,就是我们的评价体系,是外部评价体系,还是内部评价体系。若是你的情绪、对待事物的态度较容易受外部评价的影响,就要反思一下,是不是太在意外部评价了,而忘了问问自己内心的想法,你喜欢自己的文章吗?用心写了吗?自己觉得有进步吗?yes,yes,yes。ok,自己已经做的很好了,那,“怎样才能更好呢?”这是我们应当思考的问题。
我们是007er,不必孤军奋战 ——
经常看到有战友说,自己是凭着一股冲动加入了007。但我相信这绝不是一时的冲动,一定内心有什么力量推动着你,必须要做这件事。那不妨好好想想,你为什么要加入007?
007是个写作群,这里的人都知道,写作是锻炼学习能力、锻炼思考能力、分析能力、沟通能力的最简单高效的方式,写作也是少数的可以“同一段时间重复销售很多次”的普通人达到财富自由的途径。
相信,很多人看到笑来老师“你为什么一定要写作”那篇文章的时候,依然没有开始写作,直到……加入007!
要加入007,就是要团体作战,相互监督、共同进步。
我们这一群人,有着共同的价值观,我们不会随便浪费自己的注意力,我们持续学习升级自己的操作系统,我们锻炼自己的各项技能,我们的时间几乎都用在学习上。看看自己的身边,是否自己已经是“特立独行且正确”的那一个? 在自己周边百十人的小圈子里,我们是孤独的,但在007-16班,我们不孤独。虽然我们来自各行各业,全国(甚至世界)各地,我们起点不同,但是我们都不甘平凡,我们想突破自己的极限,我们终身学习,我们活在未来……
加入007,如何才能走得更快、更高、更远 ——
今天,在教室里,给同学们播放罗振宇的跨年演讲,我坐在了前排。听了大约40分钟后,我斜眼一看,仅有几个人在听。这是一群大学生,经历了14年的学校教育,鲜有人还能保有对学习的热情,课堂上,老师只是在唱独角戏,学生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享受着当下的一丝愉悦……
看到他们的状态,让我脑子里蹦出一些话来:“我刚认识了几个人,有一个英语培训师,她叫谭娟,她参加了100天阅读计划,即便已经到深夜,依然会坚持完成每日阅读英文原著的任务;有一个美女陈桂芬,有时听她说与客户喝酒,可能从事贸易类的工作吧,她是个英语零基础的学习者,即便工作中生活中都用不上,也依然不甘落后,虽已夜里12点,还在死磕自己,边听发音边记单词;如果这些无法让你动容,还有足以让你我都无地自容的人:伍新国大哥,一个45岁的泥水工,初二就辍学了,可他现在在学写作、学演讲、学吉他,他的梦想是:一群人改变一座城。看看我们自己,我们应该起点比他高,我们有学历、也有学习环境,但是不妨七年之后再看他的进步,你很可能会无地自容。他虽然很容易被很多人忽视,然而,他有一颗不甘平凡的心,他要用自己的行动,去创造价值,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
这些话,源自娟、芬芬、伍大哥对我的触动,这就是同行的力量。因为有同伴,我们就可以相互比照,看看大家都在做什么,怎么做,哪些是值得我警醒的,哪些值得我借鉴,这无疑是77个人的集体力量在推动一个人(everyone)成长,我们的思想、视野会更开阔,行动更有方向、有力量。
那么,如何才能走得更快、更高、更远?——77人行,必有我(很多)师,你必须找到你的老师,就像找到一个标杆,先跟随、再超越。
如何找呢?很简单,去寻找、去交流、去一起作战!
班级如何建设?——
我的想法是:打好感情牌!想方设法促使同学们尽快全部认识、逐步建立感情,其他问题就水到渠成了。
我如何做?——
1. 多参与志愿者的工作;
2. 多观摩战友文章,取人之长(别忘记点评、点赞哦);
4. 带动好小组内交流的氛围,3个月,是很好的相互了解、学习的机会。
5. 认真对待每一篇文章,逐渐提高产出的质量和数量。
七年同窗,相比小学、中学,我们16班的同学是相处时间最长的,同时又是分布最广的,连接我们的是互联网,是笔伐北斗、文践南极,风雨同舟,一路有你的16班!
PS:这个口号甚是响亮,向设计口号的同学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