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打工时,神烦老板一天一个主意,天天都有新指令,应接不暇。
现在自己当老板了,发觉:老板若是没主意,公司就离关门不远了。为了拓展业务,一天一个主意都嫌太少!
作为一个宅心仁厚的老板,担心员工神烦我,专程奉上自己的职场八爪鱼秘笈。
先从电子邮件说起。
- 你知道你的电子邮件,从你的邮箱发出以后,是如何到达目的地的吗?
- 为什么发往美国的邮件和发往本市的邮件都能同时到达呢?
- 为什么群发邮件能够一瞬间同时到达每个邮箱,一点都不会“塞车”呢?
- 电子邮件们是如何选择自己该走哪条路到达对方邮箱的呢?
实际上,电子邮件在离开你的邮箱后,并不是作为一个整体在网络上传输的,而是立即分解成为N多细小的碎片,这些细小的碎片同时在繁忙的网络上,各自见缝插针,哪里快走哪里,有的碎片从广东经福建出海,有的碎片沿江浙经上海出海,有的碎片可能从欧洲绕了过去,最后他们在美国汇合重新组合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的环节使得这个过程非常高效:
- 碎片化:因为一个整体的邮件拆解成了若干碎片,这些小碎片在网络上寻找路径才会快捷。想象一下,在拥挤的道路上,加长林肯和奔驰smart,哪个更容易变道呢?
- 多路由:这些小碎片有很强的侦听能力,能够迅速发现当下的路由空闲,虽然有时从路由节点数量上看是绕了路,但因为总是能发现空闲时间,所以到达目的地其实很快,这就如同春运期间,有时走国道可能比高速还快。
我在20多年前做系统集成工程师时,了解了网络传输的这一工作原理。当时就在想,这与我们的工作环境多么相似,CPU就像老板,高速运转,不断指挥电脑向网络发出各种指令,而电脑及网络就要高速响应,否则就会出现宕机,若公司宕机,就是大家失业之时。那么我们处理工作能否也借鉴这一原理,采用同样的方法呢?
首先是:工作任务碎片化。
任何一项工作都可以拆解为若干步骤,每一个步骤就是一个碎片。整项工作就像是加长林肯,虽然看上去很v587,却很难应变;而拆解为碎片的工作步骤,就是奔驰smart,既容易应变,也容易利用碎片时间各个击破。
比如写这篇文章,就可以分为主题构思、案例思考、搜索图片、提纲挈领、分段完成文字等若干步骤。
这些步骤中:
- “主题构思”是昨天晚上临睡前躺在床上,一边哄娃一边完成的;
- “案例思考”是今天早上送娃上学,路上一边开车一边完成的;
- “搜索图片”、“提纲挈领”、“分段完成文字”则是一边做早餐一边完成的,现在,我正吃着面条琢磨这段文字该用一个什么样的插图来表现。
其次是:执行过程多路由。
每一种工作,都有若干种完成方法,你脑子里第一个冒出来的想法不一定是最佳解决方案。
比如写文章。通常人们写文章,是要坐在电脑前,打开文字编辑器才开始构思,但其实构思这事,最好的方法是边做其他不用动脑筋的事边思考,大脑在放松状态时,灵感才最多。这篇文章的构思,就是开着熟悉的车走在熟悉的路上时完成的。
再比如,工作任务分解出来的碎片化步骤中,有很多步骤对于我们来说难于蜀道上青天,但对于专业人士而言却易如反掌。把不同的步骤委托给不同的专业人士,最后到我们这里合成,工作完成的速度和质量都无疑是质的飞跃。
我们公司的一个产品——品宣易,给中小企业做可视化品牌宣传,用的就是这个方法。通常,完成一个品宣易作品,需要有文案,有PPT,有图片处理,有配音,有视频合成。一个人做这样一个作品,最快也得一个星期,但通过多路由方式,2-3天就可以完成一个作品。
在当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各种跨平台工具、跨平台应用,更为这种碎片化、多路由的工作方式提供了丰富的选择,我们在办公室时,可以在PC上完成一些步骤,离开办公室在地铁、公交、滴滴上时,可以用手机继续完成剩下的步骤,丝毫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工作任务碎片化,执行过程多路由,使我们可以随时在适当的时间做适当的事情,大大提高了我们的时间利用率,也就使我们可以随时应对多项工作要求,实现多线程工作,练就成为职场八爪鱼!
最后,告诉你个秘密:其实,每个老板,每个职场打工皇帝,都是这么炼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