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一个造就英雄的时代,所以大部分人都注定走向平凡。
刚进入2017年,我正好20岁,即将度过大学生活中的第一个学期。因为学业还谈不上繁重,所以平时经常会有躁动不安的感觉,想要做出些“惊天动地”的大事。
比如说写作。我时常幻想有朝一日能写出几篇“惊世骇俗”的文章,从此天下扬名人尽知。后来我发现离这个目标还是有 很长一段距离的,“惊世”暂时是没有希望了,“骇俗”或许还是可以的。
其实所谓“骇俗”,无非就是说些前人不敢说的离经叛道的论调,最好再找些拥趸来为自己摇旗呐喊。
这样想着,本来打算在图书馆看会儿书,现在也没心思看下去了。总觉得心痒难耐应该写点东西的,却又不清楚到底该写些什么。拿出格子纸摆正,提笔却想到了写诗填词。这是高中养成的习惯,选择篇幅短的文体来写,现在想想,到现在除了作业、作文以及入团申请书以外,自己好像还真的没有写过较长的文章。
因为在学校里没有太多余的时间,加上学习之外又比较惫懒。偏偏自己摒弃不掉文人的那点儿毛病,总觉得时时刻刻得提笔写点东西,等到下笔又无话可说,只好写些不成样的诗词来慰藉自己。
我相信但凡是写东西的人,尤其是作诗填词的人,也会像我一样经常因为不知道要写什么而难受不舒服,于是笔下总免不了吟风弄月,写些“烂大街”的东西,甚至实在不知道写什么了,还硬要“为赋新词强说愁”。
为赋新词强说愁,这不是自虐,而是没病也得写出沧桑感来寻求“装深沉”感觉的高逼格享受。古人尚且如此,现代人生活在和古人迥异的社会,时异世迁,古人会经历的事情今人未必会遭逢,所以很多没有过的事情就不必非要感慨。
比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现在的诗人们去哪里感受“烽火”的旷日持久?而一封家书如果通过网络来传送,可能连1MB的流量都用不了!再比如说“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今人看到杨柳能不能引发思念都是一回事,更别提有机会封侯了。所以说,没有必要的无病呻吟在我看来纯粹是目的不纯粹的意淫。
我不是抨击写作旧体诗词的人(我自己也是此中爱好者),也不是说诗中“风月”就此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普通人,没有什么事情的,或是借堆砌词句来附庸风雅,或是闲情偶记自娱自乐,或是心有郁气不吐不快,都可以借此来抒发感情。但是(转折词后面是重点),诗词绝对不仅仅是用来抒发小我的感情的,何况这种感情有很多都有虚假的成分。
笔下漫谈风月事,人间疾苦有谁悲?我一直认为“文能载道”才是文字真正的力量!白乐天提出“文章合为时而作,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笔下应当反映时事,为现实服务。杜诗之所以为“诗史”,也是因为其中有许多直面现实、讽谕时事的作品。社会责任感这种东西不是每个人都有的,但是如果连用笔的人都缺失现实主义精神的话,那他们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呢?
这不是一个造就英雄的时代,所以大部分人都注定走向平凡。我们既然身处这个时代,要不选择当“吃瓜群众”,要不然就做“朝阳群众”。
多看看发生在身边的事,多写些从内心迸发出来的感情,让笔下的文字变得有温度,变得炽热,即使是愤激也务必要真实,因为愤激只是表达,而真实才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