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一篇讲到 因为Y姐的影响 以后可能会多读被称作“文学”的书。或许真的是被影响到了 三天零碎时间看完了余华老师的《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
文学的神秘力量可能是不同地点 不同时代 不同国家 不同语言 不同文化的读者在同一本书中能够汲取到属于自己的感受 而这个感受很有可能有着跨时代的惊人相似之处。
书中提到的几部外国文学作品 我要关注一下 包括《红房间》《德语课》,尤其是那本被余华老师称作师傅的威廉福克纳先生写的《沃许》我也想感受一下书中心理描写。至于我们的华裔作家 享誉国际文坛的哈金先生所著《南京安魂曲》估计我没有勇气去看。
《失忆的个人性和社会性》是除了《飞翔与变形》之外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篇 一开始看得懵懵懂懂 似懂非懂 直到“中国人有句古话叫抱着孩子找孩子 一个母亲抱着自己的孩子焦急地寻找自己的孩子 她忘记了孩子就在自己的怀里,这是失忆的个人性;当所有看到这个抱着孩子找孩子母亲的人表现出集体的视而不见时 这就是失忆的社会性了。”我才明白什么是“失忆”“个人性”“社会学”,就像2009年法兰克福书展期间 我们官方做了一个百年中国的展览 可是缺少了“大跃进 ”“文革”。于是 余华老师深入简出 既文学又通俗的表达 我get到了十分之一吧 哈哈 是否与文学的距离又近了一点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