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动

前几天在知乎上闲逛,偶然翻阅到一篇科普小文,讨论人濒死时的体验。很多人在留言中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有人甚至多次体会过死神降临的感觉。虽然经历不尽相同,这些体验中却有一点是惊人的相似。那些在生死边缘徘徊过的人,在死亡悄悄降临的时候,记忆和感知都变得异常灵敏。深埋在记忆中的画面重新浮上脑海,犹如电影放映般流过,仿佛再次回到了那些时光。这些回忆几乎都是美好的,大脑自动滤掉了灰暗的时刻。留言中他们这样形容自己当时的感觉:“一种从未体会的轻松感”、“发自内心的喜悦”。

看到这里,突然想起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一段描写,安娜站在铁轨旁,呼啸的火车擦身而过,扑倒在铁轨前:“只好等下一节车厢,一种仿佛投身到河里游泳的感觉攫住了她,她画了十字。这种画十字的习惯动作,在她心里唤起了一系列少女时代和童年时代的回忆,周围笼罩着的一片黑暗突然打破了,生命带着它种种灿烂欢乐的往事刹那间又呈现在她面前,但她的目光没有离开第二节车厢滚近拢来的车轮。”

看来这不是托尔斯泰自己对于死亡的认知和猜测,他写出了人类共有的体会。安娜的死,并没有崇高和美的推动。在去车站的路上,她任凭生活的记忆流动,变得极其敏感,任何不堪和琐屑的细节都逃不过她的眼睛。对于安娜,一切变得那样的猥琐乏味,难以咀嚼。于是,在站台上,“她突然想起她同弗伦斯基初次相逢那天被火车轧死的人,她明白了她应该怎么办”。

但死前,安娜周围的黑被打破了,她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她的欢乐,她所拥有的那些美好往事。但安娜还是选择了死亡,她扑到车厢下面,最后跪了下去。死前的刹那,安娜心里在最后呼喊着:“就在这一刹那,他对自己的行动大吃一惊。‘我这是在哪里?我这是在做什么?为了什么呀?’她想站起来,闪开身子……‘上帝呀,饶恕我的一切吧!’”

初读,我感觉安娜是悔恨的,生活的黑暗遮住了她的双眼,让她无从辨别,死亡真正来临,她才如梦方醒。快乐应该是一种留恋吧,当求死的执念真正实现,她却可悲的感到这一切并没有任何意义。她不知道她在干什么、为了什么。这种无意义自然而然地流入她的脑海,这一刹那,她燃起了生的渴望。当一切堕入虚无,她只有祈祷上帝的饶恕。

  后来,阅读帕慕克《天真和感伤的小说家》,内容间谈到了托尔斯泰和他的《安娜•卡列尼娜》。帕慕克具体举了小说中的一个片段,不是安娜自杀的部分,而是她雪夜坐火车回圣彼得堡的那段描写。他盛赞了托尔斯泰的写作手法,寒冷的冬夜,坐在温暖的车厢,安娜和世界融为一体,我们就是她的眼睛,感受着安娜的世界。帕慕克多次提到这个片段,其中一次是这么说的,托尔斯泰的描写可能会让我们感到突然或不喜欢,比如为什么要写个雪夜,为什么写这个人而不是别人?帕慕克的回答大体如下:作为读者,我们应该学会适当放下一些思考,去感受内容带给我们的独特体验。正是这样的描写铸就了这部作品,塑造了我们心中的安娜,过分的要求一部作品并不是好事。

现在,在写这一段的时候。我脑海里会浮现这样一个画面:安娜凝望着窗外,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尽是一望无垠的白色;寒风夹杂着雪花拍打着车窗,火车顶着凛冽的寒风前行,安娜坐在她温暖的车厢里,看着这一切。多美的画面,我为之沉醉。

逻辑连贯、内容完整、富于深意,我本以为这就是小说的一切;很多时候,我是在读故事而不是小说。小说就像多棱面的世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体会,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发现。我觉得这是小说最富于魅力的一点:阅读、思考,你总会有新的收获。      米兰•昆德拉的《帷幕》让我对安娜之死有了更深的认识,他把其概述为“一次死亡之美”,有着突然的迷一般的美感。在他看来,安娜无逻辑的意识流动和超乎寻常的敏感,正是这部小说宝贵和伟大的关键。“抓住在现在时刻内发生在一个人脑海中的、下一秒就一去不复返的东西”,“她没有离开非诗性的神秘之路,在这条路上,丑陋与美丽共存,理性让位于非逻辑,而谜终究还是谜”。这两句话给我的触动很大。

托尔斯泰在追求真实,但他的真实却让我产生了困惑。什么是小说?在阅读了很多作品之后,我好像应该回到原点,重新认识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宏大的结构,曲折的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这些可以是小说的一个方面,但只能是一面,小说是无所不包的。太多的人只能看到小说的一个方面,这就是平庸和智慧的差别。我上学时的外国文学教材,把安娜的死解释为俄国社会的黑暗与自我内心痛苦挣扎爆发的双重结果;还特别提及了托尔斯泰的女性观,对于安娜他是同情的,但也厌恶和鄙夷,所以他让安娜选择了自我毁灭。

这样的解读显然很有道理,但只这样解读肯定是不正确的。托翁在写作时肯定会有他的看法,也不可能无视外部因素,但关键是他处理写作。留心于微小细节的真实与架构,丝丝入扣,每一句话、每一处景,都是心血的提炼。对于托尔斯泰,写作是一场试炼,是不断拷问自己灵魂的旅程,因此才会有如此震撼的真实。用自己的灵魂谱写每一个字,心与心的联接不受语言和时空的限制,即使今天,我们仍然随着他走在自我洗涤的路上。      我这样去理解安娜。她是感性的,对生活有着诗意般美好的追求,但生活是真实的,真实有时候是恐怖的。模糊、复杂的感觉,极端多变的情感;这些都会把她推向深渊,但也会拯救她。安娜为什么选择死亡,可能她自己都不知道。这宏观的世界和隐秘的灵魂,让多少人毕生用尽去探索一个名确的答案,而托尔斯泰却把这生命、心灵之谜留给了我们。    安娜是属于每一个人的,她带给我们的是更多的思考。    死可以壮美、动人,英雄之死往往是一部作品的高潮和让人津津乐道的部分。刚毅坚定的政治责任感,崇高伟大的思想,无可睥睨的道德品质,很多作品巧妙地避开了真实的人和世界。生活是复杂而深刻的,如果他被现实的真实吓破了胆,甘心于粉饰和涂抹,那这些墨水终究会被历史掩盖。     描写生活,描写真正的生活,往往是痛苦和残忍的。你要直面太多的东西,真实往往繁琐和恐怖。安娜选择了死亡,她眼中的生活不美,但这正是它美的所在。

真实最难表达,堆砌细节不是真实,单纯去看、去描写事物,也很难做到不无偏颇。托尔斯泰的一生都在探寻着信仰和上帝,对于很多事情,他无法理解。涉及写作,因为观点相左,很多作家和文学观念也都受到了他的批评。托翁爱憎分明,在《忏悔录》中,对于信仰和上帝,他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长期的观察和探索,他确立了最坚定的信仰。这是托尔斯泰的信仰,与教会所供奉和宣扬的上帝不同。有信仰的人,如何做到真实呢?    他的真实并不在于他所站的高度或所写之物的崇高,而是他在用自己的灵魂去耕耘。

《战争与和平》中,普拉东讲了一个小故事:一个无辜被冤枉的商人原谅了害他入狱的凶手,他的灵魂获得了最终的解放。不久前,从网上买到一本托尔斯泰的中短篇小说集,集子里收录的小说大多也是这方面的题材,其中就有《战争与和平》中故事的扩增版。为了把最好的东西呈现出来,看得出托尔斯泰做了大量的工作。一部作品,厚度和字数是稳定的,背后却有着数不清的脉络和尝试。为了一部作品,作家的创作量是难以估量的,不断打磨,才能做到真正的表达。

作为读者,我们不可能全然体会作家在书中的深意,随着年岁、阅历的成长,一本书会有不同的厚度。     最后再谈谈另一位文坛巨人——雨果,很早就读过他的《巴黎圣母院》,丑陋的敲钟人卡西莫多和小羊茉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近重读这部作品,给我触动最大的是雨果对于反面人物——红衣教主克洛德的刻画。他肯定是个道貌岸然的恶棍,但仅此而已吗。乐天纨绔的弟弟对他百般嘲弄,他窘态尽显、毫无办法;面对艾丝美拉达,他不惜下跪乞求,甚至痛哭流涕。他深爱艾丝美拉达,但每次的努力只会让矛盾更加尖锐。长年幽居的生活,加上人类基础情感的空白,他变得极端和自私。他可恨,但也可怜。雨果塑造的不仅仅是一个恶人,这是一个和我们一样的人。     《九三年》中,雨果倾心为我们打造了另一出波澜壮美的悲剧。是什么导致了这出悲剧,是不同的真理观,在雨果眼中,人道的真理高于一切。那又是什么导致了悲剧。细读很多的悲剧作品,我们不难发现,正是对真理的坚持导致了无数悲剧的发生。在一些人眼中,真理不可抗拒,它就是正义,给人生存下去的理由;但世界上有无数真理,每样真理都有自己最忠心的支持者。所以,无数的人心安理得地互相拼杀、撕斗。人们眼中的真理只有一个,这就是悲剧所在。

他们并无所谓的善恶对错,每个人都是痛苦和不幸的。在人道面前,雨果让仇敌间放下了愤恨。即使家破人亡,人性还是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书中专门写到了被战争无辜杀害的村民,但这只是给人道那个最高真理作下的铺垫。人道和杀戮间的问题,雨果并没有回答。

托尔斯泰也有着坚定的信仰,可以说,他所有重要的作品都是在“爱”这个最高信仰下展开的。《忏悔录》的最后,托尔斯泰是这样说得:“教义中存在真理,对此我深信不疑;但其中也存在谎言,这一点也是毫无疑问的。我应该找出真理和谎言,并把它们区分开来。”托尔斯泰看到了真理,他也看到了真理的反面。

托尔斯泰用一生去劳作,他用心浇灌种子,不怕荆棘,努力铲除每一片扎手的土地。直面困苦,不懈耕耘,我深深为他感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1,743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296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285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485评论 1 28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581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21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960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19评论 0 26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186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16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50评论 1 34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29评论 4 33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36评论 3 31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57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91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370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27评论 2 3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