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很简单
子贡曾经问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老师,您能够告诉我一句话,让我终身受用吗?
孔子回答:“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就是恕吧!何谓恕?就是自己不乐意的,也不强加于别人。也就是说,将心比心,体谅别人。
举个例子,甲、乙二人上电梯,甲瞪了乙一眼,乙不高兴,回瞪了甲一眼,甲一想,你怎么瞪我呀!恶狠狠的回瞪了乙一眼…互相瞪来瞪去,发展下去,有一人先动手了,结果可能大打出手,一塌糊涂。
碰到别人瞪自己一眼,第一反应是什么?哟,我哪里得罪你了,你敢瞪我?这就犯了狭隘的毛病,不恕道的毛病。这有点像本能,人人都不希望被人看不起,从这个心理出发,就可能把对方不友好的行为看成是故意的,从而引发反击。来而不往非礼也,你瞪我,我瞪你,结果无来由的引发一场口角甚至斗殴。
孔子说什么是恕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不希望别人怎么对待你,你就不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如果用这个原则来思考这个问题,就会避免不必要的误会。比如上面这个事情,别人瞪了我一眼,我一想,我愿意平白无故地瞪人家一眼嘛,我不愿意,那么别人愿意平白无故地瞪我一眼吗?应该也不会呀。那么我与他素不相识,他为什么瞪我一眼?第一种可能是无意中扫了我一眼,我误会了;第二种可能,他心里有事,还可能是不愉快的事,不自觉的眼里冒出凶光,并不是针对我,这个事就过去了。如果抱着不能丢了面子的心理,你瞪我一眼,我一定要压过你,也狠狠的还你一眼,世界就乱套了。
做起来不容易
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子贡听到孔子说了这个道理之后,大概有点得意,到处宣传,说:“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我不想别人把我不喜欢的东西强加给我,我也不愿意把我不喜欢的东西强加给别人。这句话传到了孔子的耳朵里,孔子教训他:“赐也,非尔所及也。” 子贡啊,这不是你做得到的。
子贡是孔子特别杰出的学生,在《论语》中出场的次数排第二位,他与颜回、子路是孔子最欣赏的三名学生。孔子曾经公开称赞他象“琏瑚”一样。“琏瑚”是什么?国君祭祀祖先的时候,就用“琏瑚”装上黍稷(即小米、黄米)摆放到宗庙的祭台上,供奉祖先。孔子把子贡比喻成“琏瑚”,是夸奖他德才兼备,是国之重器啊!
子贡不仅有治国之才,而且善于经商。《史记》记载,子贡在鲁国曹国之间贩卖货物,积累的钱财富可敌国。他乘坐着四匹马并辔齐头牵引的车子,携带着丰富的礼物去访问诸侯,所到之处,国君都不敢托大,会见的时候,“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只行宾主之礼,不行君臣之礼。孔子能够周游列国十四年,也少不了子贡的资助。
子贡口才也特别好,名列孔门言行科第二名。齐国仗恃自己的强大,想吞并鲁国,孔子派子贡出马。子贡先到齐国,说服齐国执政田常,使之放弃攻鲁而伐吴。子贡又到吴国,说服吴国救鲁伐齐,争霸中原;但吴王害怕伐齐时越国在背后捣乱,于是子贡又到越国,说服越王行韬晦之计,支持吴国进攻齐国。之后,子贡又到晋国说明吴国战胜齐国后必然加兵于晋,让晋国提前作好准备。后来,吴国出兵伐齐,大败齐军,晋国又出兵大败吴军。越王趁吴军在北方大败,从背后进攻,灭掉了吴国而北上争霸。子贡一出,保存了鲁国、削弱了齐国、使吴国灭亡,晋国强大,越国称霸。这样的口才与功劳,张仪、苏秦也不能过啊!
但是聪明人,口才好的人,往往有个毛病,喜欢赁己之才指摘别人的过失。《论语.宪问》记载: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子贡时常说别人的不是,孔子说:“子贡啊,你是非常的聪明,但指摘别人的过失,我可没那个闲功夫。”
学识有高低,办事有差距,不能因为比人家强就笑话人家,这也不对,那也不行,这样很可能起不到正面的效果,反而徒增人事上的困扰。也许子贡有这个缺点,所以孔子才会在子贡说自己“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的时候,善意的加以批评吧。
关键要有同理心
恕道,实行起来真不容易,要从心眼里尊敬对方,放弃自我为中心的观念,把对方当做和自己一样有尊严、有思想的人,才会设身处地的考虑他人的立场、观点,就不会犯随意指责人家的毛病。
除了恕,还有忠。曾参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己矣。”忠恕是《论语》强调的为人处世的最基本的方法。无论是忠还是恕,都要考虑对方的感受。现实生活中往往发生这样的事情。我看见你有困难,我去帮忙,帮忙之后,不仅没得个好,还落得个埋怨。千万不要以为尽心尽力的帮忙就一定好,要考虑到对方的感受,对方需不需要,以及需要你怎样帮忙,这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举个例子,前两天我带小孩去市中心一个商业中心玩耍,有几个青年人在弹吉它,前面放了一个帽子,帽子里有游客给的钱。我小孩也拿了十块钱放到帽子里,她把钱举得很高。她的意思是告诉对方,我把钱捐给你了啊!我马上提醒她,不能这样,你应该把纸币轻轻的放到帽子里,不要举那么高。为什么?人人都有尊严,如果你做出一个施舍的样子,对方肯定受不了。帮助别人也要尊重对方,让对方以可以接受的方式得到帮助。
我曾经读过一篇文章,说他很小的时候,家里面比较富有,每年到了青黄不接的时节,他爷爷就请隔壁的阿婆来打扫几间作为私塾的房子,每天给几斤米作为工钱,直到新谷子收割的时候。他非常不理解,这几间房子好象也不脏啊,不需要天天打扫啊,你直接把米给她不完了吗?他爷爷笑而不答。后来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要尊重!
所以,忠恕之道,就是要考虑对方的感受,把自己放到对方的角度、处境、立场来考虑与他交往的方式,然后进行沟通,可能容易找到对双方来说都比较合适的长期的互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