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藤蔓庞杂,枝叶茂密,果实是纺锤形的布满凸起,长相奇特,果实成熟的时候果皮会变成金黄,于是还得名“金铃子”。
不过,这种外表疙疙瘩瘩的品种,有人说并不是苦瓜,而是叫“赖葡萄”。只是外形上与苦瓜外形相同,医药上称为山苦瓜。有说只是品种问题,但这两者之间实太相似,到底相同与否,未解。
苦瓜在江门本地的品种与这叫“赖葡萄”的不同,本地杜阮产的凉瓜早已是苦瓜中的知名品种。据《新会县志》记载,早在明朝,杜阮当地已经开始种植凉瓜,在民国时期,杜阮凉瓜已经闻名。
杜阮凉瓜瓜型肥大,形似木瓜,平顶粒粗,“柿饼蒂,老鼠尾”,样子有别于其它凉瓜前尖后尖的样子,本地人称之为大顶瓜。加上色绿如翡翠,瓜肉肥厚,入口甘而不苦,爽脆无渣,杜阮凉瓜,其实是观赏与食用两相宜的。
苦瓜还有一个名字叫作“锦荔枝”,这个名字其实是它最早的名字。这个原产于东南亚的热带地区的植物,大约在北宋时期南方就有人引种来作为观赏植物了。
《辞海》里说苦瓜:“未熟嫩果作蔬菜,成熟果瓤可生食”。苦瓜在温州一带被称为"红娘",说是因为它的外表惹人喜爱,其味道又甜蜜,可以被当作水果食用的。
当水果吃的部位与当蔬菜吃的不同,吃的不是它的嫩果,而是它成熟的果瓤。这些包裹在果子外面的囊状物,颜色鲜红且味道甘甜。
如果在野生环境中,熟透的苦瓜会自下而上地裂开果皮,果皮向后翻,果实内部的红果瓤就会被展现出来。
明代朱橚的《救荒本草》里记录了苦瓜的吃法:“内有红瓤,味甘,采黄熟者吃瓤。”摘下一个,捏开,但见籽儿颜色鲜红,除了有一点甜味,味道并不好吃。
旧时人常摘几个,拿回家中,放进一个磁盘里,作为“清供”观赏。每日看着色彩逐渐发生变化,由青碧慢慢转红转黄,瓜越成熟,色彩就愈是艳丽悦目。
直到明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书中开始记载苦瓜作为蔬菜的用途:“南人甚食此物,不止于瓤,实青时采者,或生食与瓜同,用名苦瓜也。”
苦瓜,苦!但却很受欢迎,就像蔡澜说的“愈老愈懂得欣赏”,大概又是另有一番人生哲理在里面了。
苦瓜的苦也许就是作家沈嘉禄《苦瓜的真味》说的,“夹了一筷尝尝,苦!果然名不虚传,但匆匆咽下后却觉得有一丝甜意回上来,并令两颊生出不少津液,十分爽快。于是忍不住又夹了一筷细细咀嚼,方体会到苦瓜的用心:以苦味消暑祛湿,却不忘留下清甜的回味。”
只有清代的屈大均对苦瓜的评价最为中肯:“杂他物煮之,他物弗苦,自苦不以苦人,有君子之德焉;……其性属火,以寒为体,以热为用,其皮其籽皆益人,又有君子之功。”所以誉之为“君子菜”。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