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蒙和她的罗同学离婚了。那个相爱了17年,那个在咪蒙的推文里说你去哪我就去哪的罗同学,从此分道扬镳。
虽然咪蒙的鸡汤喝多了有点毒,但她和罗同学的婚姻总能像解药一样让我对每个推文都自动增加好感。在网上看到很多离婚原因版本,诸如事业成就相差甚远,或者谁出了轨,谁惦记着谁的钱。每次看到别人用戏谑的口吻说1个亿的分手费,我内心都觉得太惨。看客对婚姻关系那种阴暗的,猥琐的不怀好意的揣测,像有毒的空气,在每个人心里都种下了一颗有毒的种子。那便是,只要你走进婚姻,你总有一天没有好下场。要命的就是那个“总有一天”,只要有坏事发生,路人甲会唏嘘说“天呐,再也不相信爱情了”。我想说你相不相信爱情关人家P事,你怎么经营你的爱情和婚姻你自己心里没点B数吗?
大部分媒体对于失败婚姻的定义十分狭隘,只要结果是离婚分居就马上能扑风捉影导演出个十分博眼球的剧本,顺便盖个戳———“猛料”。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口味随着火锅和川菜的流行,也变得猎奇和浓重。还好在朋友圈看到一个留言“挺酷的,不相爱了就分开”,解救了我几乎要油腻的思维。成年人之间的感情本身就牵绊众多。 从一开始对感情的诉求和期望,到不同人生阶段情感需求的变化,柴米生活的打磨,自我认知的逐渐成熟,以及每个人的人生哲学,每一条线都能为告别一段感情提供千千万万的理由。有些人拿这些当僭越一段情感的借口,有些人是真真切切,明明白白的想开始新的生活。这两者之间区别是什么呢?我觉得是责任和坦诚,否则都是耍流氓。不,都是流氓。
如果一段感情在互相负责的基础上宣告结束,为什么不能成为一种坦诚?积极层面的离婚只是终止一段关系,你们还是孩子的父母,对于孩子的关爱也会一如既往,回想曾经,也是真真切切的爱过,那怎么就成了别人口中伤风败俗的反面例子?社会总是将好坏对错制成标准答案,又让每个人按照标准答案活成制造GDP的机器人。就像坚强是美德,上进是必需品,成年人不该软弱,不该流泪,不该有任何碍于表面不光彩的情感表露和决策。
因为,你必须是体面的。
这肤浅的定义简直能让人笑出猪叫声。多少人为了体面过着其实不怎么体面的生活,多少人掐着别人给的的体面做着越底线的事情。
每个人的需求都应该在道德范围内被尊重,每个人也都有权利选择自己想坚持和追求的东西。每个人的初心都该被自己保护,每个人的抉择都该是发自内心。至于咪蒙离不离婚,他们是不是彼此的soulmate,跟看客没半毛钱关系。
每个人这辈子唯一能做好的事情便是管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