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我们都在不断学习和积累,其实仔细想想我们学到的知识大致可以分成2大类,一种就是保鲜期长的,比如医学,老师,和语言类,另一类就是2,3年就面目全非的,比如信息科学。
大都医生都是需要大半辈子的积累,但这些积累可以让他在晚年的职业生涯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类似的还有老师,只要熬过最艰苦的毕业几年,后面年复一年的上课教案都无需太多变化。最突出的还是学外语的,基本上学会了就包一辈子的。所以从事这类职业最开始的那几年会相对辛苦。过了这个阶段就比较舒服,相比之下最惨的还是学医的,必须要大半辈子的积累。
另一类就是我所从事的信息科学,就拿我来说研究生学的是图像处理,那个时候都是基于传统统计学来做的,没听说过深度学习。当然毕业后如果还从事此类工作就必须要么去研究所,不想去。另一个就是去研究院,比如微软研究院,也进不去。那个时候一起毕业的人即便学的是图像处理专业都会选择去外企,去做应用开发,那个时候外企的待遇还相对优越,和民营企业比,现在完全是两个极端。
所以这两类对我们自身的要求还是不一样的,一个注重积累,另一个强调终身学习,而且淘汰速度太快。所以说那些搞IT的人收入高都是靠加班靠自己的时间拼出来的,完全没有必要羡慕,到了晚年(我目前已经遇到这样的情况)和学医学的同学比起来,别人坐诊一天收入几千块,你才明白原来还是医生好。
前天和同事吃饭才聊起来,到底年轻人要不要学习投资股票,他们一致认为,炒股的人都是亏钱的,我说是的,而且90%的人都是亏钱的,但是如果到了退休才开始学习炒股,一方面承受不了这么大的风险,另一方面一个完全没有积累的去投资股市,那亏本概率是100%,如果只是投个几万块,赢了也就是吃个鸡腿,亏了晚上睡不好,还不够糟心的,少活好几年~。我说投资股市最终是把握人性的缺点,对抗缺点的过程,这个一定是需要有个积累的,而且终身有效,所以我义无反顾的用业余时间去做股市投资,当然白天也就花30min的交易时间看看盘。就是开盘10min,中午收盘前利用排队打饭的时间看5min,下午开盘看5min,最后收盘看10min。我也慢慢在整个交易过程中不断总结,收货了一些经验。不断在市场上去验证自己的赚钱模式,也有一点点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