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阅读原文】
行为科学家杰西·卡特林(JesseCatlin)和王怡同(YitongWang)想知道,这个“心安理得效应”——采取了一个积极的行为之后,人就会心安理得地松懈下来,不再去做另一个积极行为——是否也会发生在环保行为方面。例如,放置回收利用纸篓的本意是鼓励人们把擦手纸扔对地方,方便纸张的回收利用,但它会不会反而导致人们使用了更多纸呢?
【I·讲解引导】
“心安理得效应”,是指我们在某些事情上做出一定的付出与行动之后,就会在另外一些事情上开始放纵自己,从而导致自己的初衷或者说坚持,得不到应有的效果,白白地浪费了自己的付出与努力。这是因为心理平衡感是我们内心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认知感受,我们在生活中无时无刻地都需要做出选择或是取舍,那么当我们做出一定的付出之后,内心会非常渴望得到收获,尤其是付出的越是痛苦,想要得到的回报就越是迫切。
书中举得例子是,在洗手间放一个纸篓,在旁边写上擦手纸将会被回收,做成再生纸。结果这个洗手间擦手纸的用量迅速倍增。本来是为了宣扬环保意识,结果却造成了更大的浪费,这就是心安理得效应造成的结果。人们觉得自己把用过的擦手纸放入到纸篓中,就是自己的环保意识的体现,那么多用几张,让自己在洗完手之后,擦干净手的时候,感受更舒适一些,也就无可厚非了。反正用过的纸会被再生利用,不存在什么过度浪费和破坏环境哈!但是我们都知道真正的环境保护意识,就是要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索取,物品的再生或重复利用也只是为了减少对大自然资源的使用。而这个实验就告诉我们,当人们产生再生使用的意识之后,就取代了节约用纸的初衷,这就是所谓的平衡感,用纸张的重复利用的环保观念平衡了自己多用纸张的浪费行为。
其实这种心安理得的影响力,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而且往往会导致负面的结果。比如,上午早起健身跑步,下午觉得自己有跑步的行为,就可以去享受一块美味的巧克力蛋糕了。但结果却是负面的影响往往会超越自己正面行为的付出,也就是说,你努力跑步消耗的卡路里,远远抵消不了一块巧克力蛋糕的热量。这也就是你树立的flag,为什么会一直倒下去哈!
或者说心安理得效应是我们意志力的天敌。即如果你的负面行为有一定的正面补偿机制,那么你的内疚感就会被平衡掉,同样你的努力与坚持也会慢慢地变弱,甚至丧失。我们都知道,自控力或者说自制力是稀缺可贵的,它和我们的肌肉组织一样,时间久了,就会产生疲劳感。体力劳动的时间长了,肌肉会酸痛,那么自控力也是会有竭尽的一刻,这时你会觉得自己的大脑一片空白,整个人都异常的疲劳,做什么事情的效率都非常的低效。而这时所谓的“心安理得效应”就会发生巨大的影响力,你会为自己放纵的行为寻找到适合的理由和借口。结果就是一旦你开始了这个松懈和懈怠的行为,就会把之前所做的努力都给抹杀掉了。
那么该如何抵抗这种“心安理得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呢?用一句鸡汤话: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时刻把自己的最终目标放在心里,并且坚持下去。即牢记目标,坚持不懈。就拿减肥这件事来说,初心就是要减去多少斤的体重,运动是一种方式,节食也是一种方式,这些方式都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不存在什么在某一方式上做出行动和努力之后,在另外的一个方式上就可以放纵自己。要减肥就是管住嘴迈开腿,把自己的体重减到健康的标准。另外,给自己制定行动计划的时候,每一步行动都要具体,易于操作,并且效果要可量化。这样才比较利于自己坚持下去,达到最终想要的效果。比如,要减肥到两位数的体重,对于运动量要具体,如跑步一个小时;同时又要便于操作,如就在家里的跑步机上;最后要定下时效,如坚持一个月。而饮食控制也是一样的,热量摄入要具体,自己每天吃的食物要量化出来,然后严格的去执行。
关键词:心安理得效应,当我们在某一个方面做出行动与努力之后,会在另一方面放纵自己。即内疚感被努力付出给平衡了。
适用边界:在说服对方,或者是自己下定决心要做出改变时,要把这种“心安理得效应”考虑进去,不要让松懈毁了自己的最终目标。(不忘初心)
what:人们的天性都是趋利避害的,内心深处都有贪图安逸的欲望,所以只要有一定的补偿机制,很多负面的感受,尤其是内疚感会被迅速的平衡掉。
why:想要获得成功,达到自己的目标,一定要考虑到这种心理平衡因素。因为人的自控力是有限的,一旦达到了自控力的极限,或者有了一定的诱惑,人们的行为就会受到影响,导致自己的目标(flag),会再三遭到挫折,最后以失败告终,让我们一事无成。
how:第一步,制定目标一定要具体,要量化行动方案,定下时效,还要便于执行。
第二步,把“心安理得效应”考虑进去,相应地列出会受到什么样的诱惑。
第三步,不断强化自己的目标与想要达到的效果,去抵抗心安理得效应的诱惑。
【A1·联系经验】
在看到这个概念时,我自己是非常有感触的,因为我就常常会陷入到心安理得效应的陷阱中。我本人经常报名参加很多线上微课的课程,又在今年下半年开通了简书账号,开始公开写作发表。所以我经常在早晨起床之后,给自己定一天的学习计划,比如写一篇文章,阅读一本书,然后再听一堂微课做一下笔记。但往往只完成了一件计划,甚至只是做了一个开头,比如看了几页书或写了几行字,就想着先休息一下吧,因为休息也是为了更好的继续努力学习嘛!
你懂得,结果就是,抖音十分钟,人间一小时!当回过头来,发现不知道时间都去哪了,定下的学习计划,都没有完成,内心立刻会产生一股内疚感,但就在此时此刻,内心又马上出现了另一个声音:没事,上午不是看了一会儿书了嘛,这也是输入学习啊,写作和微课就放到明天吧!不要把自己搞的太累了!然后,我就心平气和的平衡了内心的那股内疚感。
但从最终的目标来看,我的确是没有完成自己的计划,也就是时下流行的那句话:你看上去很努力,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哈!我曾经也试图用番茄时间法来做出改变,但效果不佳。在第一个番茄钟里,的确会注意力集中,但之后的番茄钟里的效率会越来越低。这就是我们自控力会越用越少,会有耗尽的那一刻。所以那个休息5分钟的番茄时间会被无限延长,导致新的内疚感产生。最终我放弃了番茄时间法。
【A2·规划应用】
在制定计划中,一定要考虑到心安理得效应和我们自身精力的合理分配,同时不忘自己的最终目的。比如,还是自己的学习计划,把每个学习计划要具体化。如上午9—10点阅读;下午3—4点写作;晚上9—10听微课。到了这个时间段,停下手上的任何事情,专注的去执行自己制定的计划。这样效率就会大幅度提升。
同样在说服别人的时候,在给出建议和行动方案之后,最后不要忘记重申一下最终目标,也就是告诉对方为什么要这样去做。这也是为了大幅度减少心安理得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时刻记得自己的初心,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牢记目标,坚持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