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投射的理论来看,如果你总是感觉不到满足,
也许并不是外部世界不能满足你,
而是你内心的阻抗令你无法得到满足。
我老板最近回了老家,所以我这两天开启了居家办公。一开始知道这个安排的时候,心里想这不是刚好可以体验自由职业的感觉嘛!
没想到我这两天都睡过头了,今天下午还陷入很无聊且无助的情绪里:
“大家都好忙好充实,只有我没事干...”
“好像只有我是没有目标,未来什么都不着边...”
我跟一个放暑假的朋友说我好无聊,她说明天可以约我,但得知明天是七夕的时候就不能安排了。这让我发现今天除了无聊和无助,还隐藏这一些孤独和受伤。
我想起大学时的经历,室友因为跟男朋友反复吵架+和好,有时候本来是和我约好时间而爽约。但当时并没有觉察到自己的不满,所以也没有表达出来;在后来的自我探索中才意识这件事情其实令我感到挺受伤。勾起了我害怕被忽视和抛弃的情绪。
如果我们的思维被弯曲的象征意义、不合逻辑的推理和错误的解释所困住,我们实际上就会变成聋子和瞎子。
——阿伦·贝克
后来下午收到了一个朋友从云南寄过来的鲜花饼,我说我有七夕礼物啦!很多时候我知道有人爱我,但我总是更倾向认同和关注他人是不爱我的那些行为。
就像认知行为疗法里研究的对不合理认知的3个特征:
1. 绝对化的要求:
是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事物怀有必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这类信念常与“必须”,“应该”等词语联系在一起,之所以不合理,在于事物的发生和发展都有其自身的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愿望为转移。
2. 过分概括化:
以偏概全,指个体对自己或别人做出不合理的评论,其典型特征是以某一件事或某几件事来评价自身或他人的整体价值。例如,一些人面对失败的结果常常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或”毫无价值”;
这种片面的自我否定往往会导致自罪自责,自卑自弃心理,以及焦虑和抑郁等情绪。而一旦将这种评论转向他人,就会一味地责备别人,对别人产生愤怒和敌意情绪。
3. 糟糕至极:
是一种对事物的可能后果做出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一种灾难性预期的信念。
这种信念之所以是非理性的,是因为对任何一件事情来说都有比之更坏的情况发生,因此没有一件事情可以被定义为百分之百的糟糕透顶。
我知道我还会反复陷入某种抑郁、焦虑、压力等负面情绪里面,它有时候会让我们像被乌云笼罩,不见天日。但我们也要了解它有时候只是某种不合理信念、障眼法;我们可以通过慢慢提高自己的觉察能力和理性思维,让它们影响我们的程度和时间变少。
比如运用写日志、做思维记录表、给自己的情绪做推理、练习正念等方法来找回控制感。
借用之前认识的一位咨询师的寄语:愿一起找到拨开云雾见青天的力量。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