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氧解离曲线的因素:pH、PCO2、温度、有机磷化合物、CO、Hb的质和量等。
其中有机磷化合物就是指2,3-DPG。
2,3-DPG浓度升高时,Hb对O2的亲和力降低,P50增大,氧解离曲线右移;
反之,曲线左移。
总之,2,3-DPG降低了Hb对O2的亲和力,促进了O2的释放,使之投入到组织利用当中去。
原理
这种作用可能是由于2,3-DPG与Hb的β链形成盐键,促使Hb向T型转变;也可能是2,3-DPG提高了细胞内H+浓度,进而通过波尔效应降低Hb对O2的亲和力。
什么是波尔效应?
血液pH降低或PCO2升高时,Hb对O2的亲和力降低,P50增大,曲线右移;而pH升高或PCO2降低时,则Hb对O2的亲和力增加,P50降低,曲线左移。血液酸度和PCO2对Hb与O2的亲和力的这种影响称为波尔效应( Bohr
effect)。波尔效应主要与pH改变时Hb的构象发生变化有关。酸度增加时,H+与Hb多肽链某些氨基酸残基结合,促进盐键形成,使Hb分子向T型转变,对O2的亲和力降低;而酸度降低时,则促使盐键断裂并释放出H+,使Hb向R型转变,对O2的亲和力增加。当PCO2发生改变时,可通过pH的改变产生间接效应;同时,CO2可与Hb结合而直接降低Hb与O2的亲和力,不过这种作用很小。
波尔效应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它既可促进肺毛细血管血液摄取O2,又有利于组织毛细血管血液释放O2。当血液流经肺部时,O2从血液向肺泡净扩散,血液PCO2随之下降,H+浓度也降低,两者均使Hb对O2的亲和力增大,曲线左移,促进对O2的结合,使血氧含量增加。当血液流经组织时,CO2从组织向血液净扩散,血液PCO和H+浓度随之升高,Hb对O2的亲和力降低,曲线右移,促进HbO2解离,从而为组织提供O2。
氧解离曲线右移怎么解释?
如图:
氧解离曲线右移,P50即随着曲线右移,意味着需要更大的P50才能维持HbO2不变。
回到主题,
2,3-DPG降低了Hb和O2的亲和力,使P50增大,使氧解离曲线右移。
什么时候2,3-DPG生成会增加?
2,3-DPG是红细胞无氧糖酵解的产物。
在慢性缺氧、贫血、高山低氧等情况下,糖酵解加强,红细胞内2,3-DPG增加,氧解离曲线右移,有利于HbO2释放较多的O2,改善组织的缺氧状态。
但此时红细胞内过多的2,3-DPG也会降低Hb在肺部对O2的结合。
【A1型题】高原环境对人体呼吸系统产生影响,其中不正确的是
A. 呼吸频率、潮气量增加
B. 呈现过度通气
C. 氧离解曲线左移
D. 红细胞2,3-磷酸甘油酸浓度增加
E. 弥散功能增加有限
{{c1::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