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星期了,
还是记不起,
离别的场景究竟,
是哪一幕
——学生LJ
看到这短短几行字,我哭不出来,也笑不出来,木木的,第一次怀疑了自己的决定:离开你们不做老师,我,是对的吗?
1.
自从你们知道了我因为姓赵,而被称作“大宋公主”后,你们就这么叫我,我似被宠溺地享受着这个称呼。我不需要像其他老师一样,用发火来威胁你们,用怒吼来震慑你们,我只需轻轻一笑,你们就笑了,我稍一严肃,你们就静了。我自恋地认为这是我的人格魅力,我也骄傲地认为,这是因为你们懂我,懂我想作为一个有情怀的“人”,站在你们面前,而不仅仅是个老师。
我是偷偷地走的,之后一周,你们的手机发下来,我开始收到你们的疑惑和思念。
LZ,你说你要给我一个惊喜,我故意说,是红包的话现在就可以发过来了。那一刻我还不知道,几个小时后,我将拥有人生中第三首为我写的诗,抱歉,的确不是第一首,可却是最用心的一首。
你问我,这算不算惊喜,我违心地回了仨字,凑合吧。手机屏幕上落下的,不知道是夏天的雨还是我的眼泪。
还有ZX,你说我走了,你都没有学语文的兴致了。
SQ,你说我走了,你上课老是走神甚至落泪。
LJ,你说我走了,你总是一不小心认错人。
孩子们啊,其实老师也是个孩子。一个同样不知道未来会怎样发生,生活会怎样到来的孩子。唯一不同的,可能是,我比你们多迷茫了几年。
2.
你们是可爱的。一张张圆脸,带着些稚气还有奋斗的杀气,带着高中生特有的微妙气息,也有着繁重课业的压力。在我走下讲台的那一刻,我微微回了下头,你们不记得的离别,我记得,记得自己心里默默地说了句“我爱你们”。最后一课,本该上《哈姆雷特》的,可我偷偷换成了富尔格姆的《信条》。那里面说:
过一种平衡的生活—— 学一些东西,想一些东西,逗逗乐,画画画儿,唱唱个歌儿,跳跳舞,玩玩游戏,外加每天干点活。
当你们出门,到世界上去走走,要注意来往车辆,手拉手,紧挨一起。
不为别的,简单的题目,简单的内容,散发的是最迷人的生活的气息,我期望你们也是那种,能从最最简单的生活中感受生活的人,这样的人,有灵魂,有血肉,不呆板;我也想让你们有自己的信条,哪怕简单如幼儿守则,自己遵守就好,这样你就不是随波逐流的人,你是你自己,这样的人,有自我,不迷失,才独特,才可爱。
高中时代我就没办法追逐热门畅销书,说来惭愧,家喻户晓的韩寒、郭敬明的书,我竟一本没读过。以至于大家谈他们时,我不得不沉默,没人会喜欢一个嘴里满是茨维塔耶娃、狄金森、辛波斯卡或者《诗经》《乐府》、唐宋散文的人,大家喜欢通俗。可是没办法,从一开始不喜欢的注定不喜欢。我自认为没必要为了迎合谁而去读不喜欢的书,就像人近三十,也不愿意为了迎合大众审美,而选择一种,我不愿意的方式生活。
3.
我骨子里是幼稚的。幼稚地相信远方,即使我知道,远方不过是远一点的苟且,我也愿意换一种方式苟且。这种想法与我的年龄不符,与我的社会角色不符,与我的其他一切不符,却只吻合我的心。我也常常会自问:你到底要什么?别人眼里,你学历、家庭、收入几乎完美,为什么要把这一切打得支离破碎?可每当我想要满足,心里就会有另一个声音在折磨我,告诉我,你明明不喜欢这样,你喜欢挑战,喜欢经历,喜欢不顾一切。
在经过无数场搏斗之后,那个爱折腾的我,打赢了那个爱安稳的我。辞职了,出发了。从熟悉的城市到陌生的地方,从一个安稳的教师行业,到了一个新的行业,开始了新的工作,还要支撑自己的梦想——写作。
其实,我没必要那么大费周折,更多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的离去是对过去的一种告别,告别是需要仪式的,离职,换一个城市,就是我的仪式。我怕我没有这个仪式,再过哪怕一年,我的勇气,就真的没了。
4.
前段时间大家在讨论在大城市还是小城市、逃出舒适圈的问题。其实,你想逃离的圈子从来都不舒适,那只是一个让还有心奋斗的人无比焦虑的圈子。我的目之所及:本该为人师表的人,却以拿未婚女老师取笑为乐;本该育人,却爱骂人,整天骂学生太笨太较真;明里提携新人,暗里绵里藏针;参加聚会,会说你是语文老师,口才杠杠滴,来一段。是的,我是语文老师,可我不是笑话,要是,也是对我喜欢的人,你又算什么呢?
每个语文老师该都有个作家梦,哪怕讲课,也文艺得不行,总想把伟大的思想,自己的想法和学生分享、探讨,所谓思想的碰撞。可是怪我多心而幼稚,忘了自己的高中是怎么过来的。每节课教学有自己的步骤,不可乱;每节课有自己的教学目标,不可忘,每篇文章有自己的写作套路,不可不记;每道题有自己的万能公式,老师,负责的是教套路,而不是引导学生理解、感悟那些芬芳的思想,太可悲了。
再教下去,我要忘了我的初心了。我只是想让学生成为有能力思考的人,而不是有能力做题的人。教着我不愿教的内容,不如舍了吧。
所以,当一个人想逃离一个圈子,哪怕这在外人看来再怎么风光、崇高、舒适可羡,那也绝不舒适。它只会让你随波逐流,或者内心无比焦虑,我不愿意随波逐流,只能焦虑,又不愿意焦虑,就只好逃离。
5.
现在,我从一个圈子进入了另一个圈子。现在我在IT行业,听起来奇之又奇,熟悉我的人甚至认识我的人都不相信。一个学中文的人能在那个行业做什么呢?又会有什么发展呢?
我不管,IT行业有个很好玩的现象就是,一件一件产品做得都很实在。一个APP被设计,被开发、上线、优化,一步一步做什么,就出来什么产品,不费脑子,无关情感,技术活,你努力就行。而感情的事,你再努力,也可能失望而归,这就是区别。
并且,一个人想要在任何行业混下去,都不可能坐吃山空,必须不停地学习学习学习,只有不断地学习才会有不断地吸收,从而才能不断地产出,而这个产出就是你的创造。创造才是最大的成就感。所以,如果离开有价值,第一就是赶走了我的“折磨”,第二就是让我真正地明白,不断吸收和创造,才是所有行业成就感的来源。
所以,为我写诗的孩子们和喜欢我的潇洒的孩子们,你们看见了吗?一个人看似潇洒的背后,说不定会有多少挣扎、无奈还有无形的折磨,只是有的人愿意面对、解决,有的人愿意安然地苟且。我时常羡慕的一种人,是从来不思考什么人生的人,迷迷糊糊的一生,简单快乐无比。
或许生活抑或思考的方式,是不分好坏的,只要心之所向,就是最好的远方,如苏子所言:此心安处是吾乡。
-FIN-
缘分就是这么妙不可言,遇见,就相互喜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