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必须是你身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曾经因为很喜欢韩愈的《原毁》而去潮州拜访韩公祠。来到江南,怎么可能不看看我最爱的坡坡呢?
一来到苏州和杭州,就马上开启心心眼模式!这儿是我上辈子的男朋友(就随我吧,让我自己脑补一下情节)和我漫步过的地方啊!
OK!Hey girl~wake up!
“秦时明月汉时关”,宋代的青青杨柳、西湖苏堤,如今依旧美好。
不知道坡坡当年站在这里,心里在想什么呢?
我站在几公里长的苏堤前,忽然有些激动!几百年前,坡坡就是站在这里望月、赏花、吟诗、作词。我好想念他啊!好想念他的“一蓑烟雨任平生”!
对苏东坡的喜爱源自高中。当时的语文老师说,林语堂先生写的《苏东坡传》是介绍苏东坡的最好的传记。
当时,年幼无知的我,读了这本书后只觉得东坡先生是个酒鬼——一个富有生活情趣、喜欢吃喝玩乐的大诗人。但后来,上了大学后,人生经历逐渐丰富,再重读这本传记,才明白东坡先生的心意。
苏州沧浪亭
他的豁达与乐天,是我怎么也学不来的。但正因为这样,我更加崇拜他,崇拜他的才情和处世哲学。
别人家的图书馆:苏州图书馆
这是御书房吧......
对于古代读书人来说,中举当官应该是人生的一大志愿。而官场黑暗、屡遭陷害、处处被贬则应该是人生憾事。于是,壮志未酬、无法报效祖国的一群人,又投入到文学创作中去。
“文学—仕途—文学”,好像是一个循环。对于文人来说,写作应该是唯一可以抒发内心愤懑的方法。
里面的工作人员还热情地招呼我,叫我坐下来歇歇看看书,还可以借书喔!
东坡先生应该想不到,几百年后,有一个少女会捧着他的作品,如获至宝。古人长叹现实之黑暗、世途之险恶,当代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如果东坡先生现在还在,他会怎么选择呢?他是不是仍然可以坚定内心的信念,毫不动摇呢?
多才多艺却始终谦卑,既大智若愚又具赤子之心。你说,我有什么办法不喜欢东坡先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