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从前言就交代了对非暴力的理解,非暴力是积极进取而不是对他人的顺从或是权宜之计。语言用的好了是一扇窗,让爱融入我们的生活,用的不好就会变成一堵墙,将人与人的距离隔的更远。很多时候我们的语言引发了自己和他人的痛苦是因为我们无法聆听内心深处的需要,并自然真实的流露出自己的话语。而当我们听到批评自己的语句的时候,我们本能的会申辩、退缩或者反击,但如果我们更加专注彼此的观察(指别人对你某些细节观察后得出的批评)感受与需要,我们便能换一个角度思考对自己和他人产生全新的体会。由此总结出一个非暴力沟通的过程:1.什么是我的观察 2.此刻的观察带给我的感受是怎么样的 3.我自己有哪些需要导致我有这样的感受 4.为了改善生活,我的请求是什么。我们要试着体会对方的感受,说出我的需要,听取对方可能的不中听的回答。只有学着成长、接纳和爱,才能各得所愿。
该书中第二个很有意思的点是指出,我们总习惯用自己的道德标准来评判别人,一旦他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他就被我们视作不道德或者邪恶的,从而会有一系列主观的批评、责骂、比较等等这一些对人的评判。这样的言语让人陷入是非中把人分成了好人、坏人,聪明、愚蠢,靠谱、不靠谱。书中借用诗人鲁米的话“在道德与不道德的区分之外,有片田野,我将在那里遇见你”其实我们从小开始就习惯于一旦碰上不理解的事就会先想到别人有什么不对,因为这根本上就是反映了我们自己的需要和价值观。而对于不同,最好的方式是你直接表达出你的价值观而不因为不同而指责他人,不应该忽视对方的感受与需要。包括比较(不拿他人进行比较)回避责任(用负责任的语言代替回避性的语言,意识到我们是自己的主人,少用“不得不”、“应不应该”等词语表达观点)强人所难(倾听彼此的需要与感受)都是一种对他人的批判。
我们总是习惯从观察到他人的行为后去进行无端的推测,而事实可能和你想的并不是一回事情,因而我们要学会区分观察和评论、更加客观的表达,不做妄言的评论。而越是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越让倾听者听到批评并反驳,因为我们所提出的并不是他人的真实的情况反映,他只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和情境中有的表现,而非暴力沟通是一种动态的语言并不能够以小见大,推此及彼。最后分享一幅观察到和评论的区别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