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5日星期五
(一)对孩子的教育,谁会更主动?
小石老师问我:为什么你每次在班级群里发信息都不设定为群通知,让家长一一回复呢?
我说:因为不需要回复啊,看不看信息是他们自己的事情,要对我回复干什么呢?他们需要对孩子负责,不是对我负责啊!
在建立班级群的那一天,我们三个老师就很默契地都把这个群设为了置顶,我相信有不少家长也是这样的。
上周的想要和家长一个个面谈的信息里,我写的“需要面谈的家长请提前和老师预约时间。”不是我约他们谈,是他们主动约我谈。
为什么想这样呢?其实和上面问题的答案是一样的。我们老师对每个孩子都很关注,我们每天会聊很多自己对孩子的观察,我们对孩子的幼儿园生活是非常了解的。爸爸妈妈们心里如果真的很想要了解,是不是就会主动地来问呢?
只有一个家长是我主动预约的,因为孩子的有些问题,必须要家长协助和配合。后来的交流里,我了解到了孩子为什么是那样的行为方式,我们商量了一些做法,边尝试边调整。我感觉到了这位妈妈的真诚和勇敢,不回避问题,不断在想可以怎么做。这个星期,孩子在有些方面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
可是,我还是有些失落,因为只有几个家长主动约了我。我和小石老师开玩笑说:看来家长对我们非常信任啊,相信孩子们在这里都很好,没有什么疑虑,就没什么要交流的呀!
在心里纠结了好几天,还是忍不住再次发了一条信息,希望没有和老师面谈的家长都能抽空来谈。
这次,大部分的家长都开始约了。原来,大人有时候也像孩子一样要激一激啊!
(二)第一次的诗歌表达
在对孩子的入园观察中,今年是我第一次非常具体生动地看到了温尼科特所说的过渡物对孩子的意义,这是博、浵、文等孩子带给我的收获。
记得是第一周的周二,我发信息建议家长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毛绒玩具陪着他们。棋博当天就带来了他的小熊猫,每次棋博有点小情绪的时候,都会抱着小熊猫,这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安慰。现在棋博对他的小熊猫多么好啊!他在玩的时候,会把小熊猫送到鞋柜那儿睡觉,还把自己的外套盖在它的身上。浵的好朋友也是每天都要带并且一直抱着的。浵每次睡觉,还会把自己的两个朋友分给好朋友琳一个。所以,我们种籽课程里就设计了让孩子们来介绍和表达自己的好朋友的活动。
上个星期,我们从比利的好朋友小兔子,聊到了孩子们的好朋友。还请孩子来介绍了自己的好朋友,这个星期,我们要来像比利一样把自己的好朋友用诗歌说出来。
比利是怎么写的呢?
我的好朋友是小兔子,他会陪我睡觉,陪我穿衣服,他陪我吃早饭,陪我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提出要求:想一想你的好朋友都陪你干什么?请教室里的老师帮你来写下来,写好了才可以去玩。
给孩子们准备了两种不同的记录纸,交代小石和小美老师,如果孩子们自己直接说,就用没有字的纸记录,如果孩子们需要我们提问,就记在有格式的纸上。
中午,小石老师一个个剪下来去进行了封塑,这样下周家长们就可以拿在手里读了。是的,下周主题末的活动早在策划和准备之中了。
(三)来吧,来讲故事啊
还有一个重大的事情需要记录一下:煌的妈妈今天来给孩子们讲了一个故事《爷爷一定有办法》。上次煌说他的妈妈会给他讲故事时,我就发出了邀请,她一下子就同意了。孩子们听得很开心,但最开心的当然是煌了。
我是不是可以再“贪心”一点,让更多的家长都来给孩子讲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