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就从人人都要社会化这个方面说吧,此刻我们把地图放大一些,那些大的地名变小了,消失了,变成一团更为细致的小地名。
首先就是对人的尊重,随着人年龄的增长,社交之中,不出意外的一般不会直呼其名,往往是王科长,小王啊,刘主席等等,即便是一个小小的寝室,也会有一些近乎绰号的实际上表示尊敬的称谓。这是称呼的尊重一方面。
对人的尊重也不仅在这一表面,还有一些,就是随着人的增长的时候,渐渐在一些方面有了忌讳,譬如,你最好不要在英雄联盟玩家面前对这英雄联盟的人物安插上王者荣耀的称呼。或者有人家里死人了你就不该在他面前首先谈论如此。这又是忌讳的话题一方面。
然后就是,对人的成就尊重。譬如一个英雄联盟玩家玩的很久了,老玩家了,肯定在一个萌新面前大大的骄傲,或者一个学霸在学渣面前十分得意的那种。但不乏打脸时刻,天赋英才的年轻之辈一手吊打老手,或者学渣竟突破了,考得和学霸一样好。这些都会让老玩家或学霸脸上挂不住面子,也就是说,这些人觉得我自己的成就被别人侵犯了。那么成就感是怎么来的呢,是自己在某一样东西上投入了大量精力,所以,理所当然的要求回报的一种情形。它的背后的逻辑是,我投入了这么大精力,你才沾了一点边,所以我肯定要骄傲,为我的成就感沾沾自喜。由此,才有各个领域内的排资论辈之说。这是成就的一方面。
以上三种方面,是我直观的感受到的,成年人的社交的不痛快概莫如此,我往往很诧异为什么成年人活的要比小孩子累一点,就大半来自由此,来自于什么呢,来自于尊重。虽然说人跟人之间的尊重确实是好,但倘若顾忌太多,也是一身疲倦。尊重,这一类事物就像其他同类型的一样,一旦开始之时就不可避免地卷入自相矛盾境地。
小孩子大都没有此种忧虑,这是我奇怪的一点。目前能给出的解释是,小孩子犹如幼苗,在大地上浅浅地抓着地面,随风摇摆,具有灵活性,易塑性。至于大人和更老一辈的,除了思想更固化,他们之所以还活着,还略微自在的活者,就是因为抓住了他们彼此之间尊重的东西的意义。他们渴望这种尊重,不如说他们渴望这种使他们受到尊重的东西:事业,良好的人际关系,金钱,家庭的完好,名誉等。也可以说这就是俗世的一部分或大部分内容。
他们自身,和以上这些东西的链接更为紧密,乃至到了离之不能活的程度,事实上,也确实到了离之不能活的程度。因为这个链接的形成本来就是人的社会化的一个标志。我们自然不可能给自己来个去社会化,因为这些社会化的东西早已经是我们活着的意义本身了。
我并无嘲讽的意思,只是认为,虽然我们不可以左右社会化这一进程,但我们至少可以左右这个链接的深度,使它不至于把我们自身的意义完完全全的替代。而这个意义就是:
真,善,美,爱和自由。
8
说点儿什么吧,我不知道,一些东西的有趣,一些人。内心的惶恐,然后给愈合,一切的希望,客观与主观。一些思维,歌曲,美景,酒色可乐,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