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博物馆的那一刻,作为一个览物者,我时常怀着敬畏的心去看文物,它们跨越了千年和我们相遇,在相遇的那一刻,又成了一个故事。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一个人的内心丰盈是十分重要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虽然外在的容貌无法改变,但很肯定的是我们能够改变自己的内在,使得自己的内心丰盈。
残缺不全的瓷器是一个是时代的象征。看着玻璃窗内的不完整的瓷器,它们历经世代来到了这里,感受到了保存下来的不易,不知经历了多少艰难险阻,它们的不全更加凸显了它们自身的美丽。持久性是文化资源的硬核,也是其生命力所在,更加凸显了一个时代的文化底蕴。
现在的博物馆,就如同一列穿越了时空隧道的火车,将古老、时尚、新潮、呆萌等词串联在了一起。它把现代的人带回过去,让人们了解过去,了解大唐的盛世......它之前离我们如此远,现在又如此近。
不去一趟博物馆,怎能感受到造物之神奇,巧工之无双呢,怎么会感受到一件件价值连城的宝物,古人巧夺天工的智慧呢,怎么能对祖国璀璨文明,敬畏之心滔滔不绝呢!
为儿童内心播下求知的种子。其实我觉得的最值得赞叹的是,如果大人们都带孩子们去参观博物馆,通过听音频解说,以及近距离的感受文物,便能进一步激发儿童的好奇心,探索文物本身及其价值,从内心激发儿童的求知的兴趣。毕竟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想要深入了解事物还是会有重重阻隔的,这一切,远不是在手机按键上一个一个按键搜索就可以体会到的。
读万卷书的同时,也要记得行万里路。不知你们是否会有一种感觉,纸上得来终觉浅,近距离的观赏,远比在书本上一字一句的描绘。读万卷书的同时,看到这些实物,想象到书本上一字一句勾勒出来的画面,内心似乎又感受到了震撼,原来书本里的事物真的存在,而且真真实实展现在面前。
博物馆很大,大到可以把很多历史都装下,博物馆很包容,包容到对所有人都敞开。常去看看博物馆吧,它比歌剧院亲民,又比画册更立体。一个自由又亲切的自由审美现场,不但可以让我们的眼界更加开阔,还可以让我们的审美境界更高。
希望我们都有一个自由的灵魂,一幅见过世面的样子,一颗能容下不同世界维度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