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4日,星期六,难得的一个秋高气爽的好天气。七人相约结伴,骑行了属于华龙区岳村镇的东北庄和范县杨集乡的刘辛店,看正在兴建的仿古小镇和刘家老院民俗馆。邀约的发起人听涛临时有事没来,但按图索骥也不难找。东北庄就在眼前,这里的仿古小镇同行中已有人看过了。刘辛店也不远,就在曾经买过酒的曹楼村路北,虽属于杨集乡管辖,其实离濮城更近些,关于民俗馆的报道也早看到了,相机欲往,结果这次就成行了。东北庄这些年依托“中国杂技之乡”的文化底蕴,政府投入巨资予以扶持建设,已经建成了杂技文化AAA级景区,基础设施和游览项目不断增加,目标是要打造一个杂技特色小镇,今天看到的仿古商业街以及牌坊、殿阁廊桥,就是配套的旅游度假项目之一。来之前有人晒图说,这里树起的牌坊是从山西买来的古物,从图上看也确实古色古香疑似老物件。山西是文物大省,如果真能从那里搬来一座老牌坊,那就太给东北庄长脸了,对于热爱文物的我等,能在家门口看到外来的好东西,急切的心情就不难理解了。为了一探究竟,所以特意绕个弯又来到东北庄,主要是看牌坊滴!等到了地方,远处乍一看还真可乱真,那精美的造型,古朴的颜色以及木柱的裂纹,都不失是一座值得观赏的中华特色传统建筑。这座牌坊是作为后面寺庙的山门的,可近前再看,就看出了破绽,石刻狮子和木雕花纹,都太锐利了,斗拱顶瓦也都整齐无损,岁月的磨痕没有一点儿显现,所以就一口咬定这是座仿古牌坊,是专业的制造和刻意的做旧。下来问施工的人员,有人听见是山西口音,也承认有部分是做旧的。赝品再好也缺少灵魂,再看后面施工中的大殿、城楼和游廊,都是粗略扫描,对已经成型打出幌子的仿古买卖街,走进去只是上厕所行个方便。关于仿古街,著名民间文化研究专家冯骥才有篇文章写到:当前,愈来愈多的城市都头脑发热地想干一件事,建造一条仿古街。 这不幸地应验了二十年前大规模城市改造时,我们说过的一句话:等到把真的拆光了后,就要造假的了。造仿古街一套公式化的做法是,先从历史里找依据、找故事、找卖点,然后找投资、找开发商、找钱,再找规划设计、找古建施工队、找各种仿古构建与装饰公司和工厂;现今,随着仿古街热,这种专业的规划团队、古建队、装修队、光彩公司愈来愈多。这种造仿古街还是彼此模仿,结果也一定是千街一面。待到节假日外地游客蜂拥而至,热烘烘逛店、购物、餐饮、拍照,回去一看照片,如果不仔细辨认,无法看出这是在哪个城市的“老街”上拍照的了。 由千城一面到千街一面,不是一种城市文化的悲哀吗?(以上引用有删节)哈哈,专家就是专家,说的一针见血!离开东北庄,来到刘辛店,高墙大门的刘氏祠堂和粉饰一新的刘家老院,都在红砖平房的村中格外显眼。大门紧闭,与剑神骑到一公里外的一家服装加工厂,才找到了刘家的掌钥人,并陪伴参观讲解。据报道,今年春天,河南省文物局就范县成立杨集乡刘家老院民俗博物馆进行了批复。由于省级官方的认证,报道也就宣称是濮阳市成立的首家民俗博物馆,也是豫北地区首家民办民俗博物馆。参观时了解到,刘家有九兄弟,其中刘洪辞、刘洪合创业经商有成,刘氏兄弟利用老家的宅基院落老三合院约二十间房舍,兴办了刘家老院民俗博物馆,其展品多以家族现有存品为主,还收集了老物件上千件,其中有老式农事活动的全套家什,如犁、耙、锹、锄、粪车、箩及老格式家具,农织布工具织布机,花轿、磨、石雕、农用小船等,体现了家族、本村、本乡以及黄河流域的百年民俗农耕特色。一一看过,有些物件非常亲切,唤回了儿时的记忆,也真是感慨时代的发展进步日新月异。留住历史,也就留住了乡愁,这就是刘家兄弟办起民俗博物馆的意义和功德。这里唯一称得上文物的老物件是一块明末崇祯八年(1635年)的石刻,中间刻有四个大字:大中至正,其意为极为公正、不偏不倚。蒋介石的名字蒋中正就源出于此。石刻镶在了老院的影壁上,说是从滑县花八千块买来的。还参观了刘氏祠堂,刘辛店刘氏家谱昭穆有序,始祖源自明朝的山西大移民。两处看点看过,都似有收获,已是中午,就转到濮城寻饭,最终以驴肉并几样下酒菜和一碗驴肉汤面打发, A费24元。去程先东北庄再岳村,而后上101省道到濮城,往东两公里便是刘辛店,骑43公里;归程沿黄河路径达,是32公里。同伴骑友是笑一个、人到中年、大河、焦点、剑神和无铭。
骑行东北庄和刘辛店
刘家老院买来的老物件,一通刻有“大中至正”的明代石刻
秋天了,树叶都变了颜色,今天天气不错,适宜骑走
马上就要立冬了,播种的冬小麦绿茵茵地辉映着最后的秋日
东北庄,在建的仿古建筑,牌坊是庙院的山门
做旧的牌坊造型精美,其形其色足可乱真
但仿制终究是再造,细看还是能辩出真伪
一座大殿正在兴建中,形制还真好看
殿后是形似城门的建筑
一旁是明清仿古小镇
还有千篇一律的明清买卖一条街
骑到刘辛店,大路口有石碑路牌
骑过这座新立的“刘家巷”石坊,就到刘家老院民俗博物馆了
刘家的老宅院,现在成了刘家兄弟创办的民俗馆
省文物局批复了,当地政府也作为重点文物保护了
老院门头上的“九福源”,大概与刘家是九兄弟有关
老三合院里,设有各样展品室
展室里,摆放着自家和附近搜集的各样老物件上千件
刘家老院的堂屋里,复原了自家的老摆设
这些曾经见过、用过的老东西,看见就感到亲切和慨叹
刘氏兄弟在介绍有打场功用的老农具的使用方法
这些杂类老物品,离开我们的年代还不算太远
将这些东西搜集起来,就留住了记忆和乡愁
已经当选为范县政协委员的刘洪合说:“充分挖掘民俗文化,以建设刘家老院博物馆为契机,实现黄河流域民俗的百年呈现,更好的了解祖辈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目的是把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
这是收集的敲击乐器,好像现在并未消失仍在使用
带有强烈时代印记的宣传画,我们都经历过
京剧史上有一幅闻名遐迩的彩色剧装写真画叫"同光名伶十三绝",为晚清民间画师沈蓉圃绘制的清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舞台上享有盛名的13位演员。可这幅京剧戏装和便装人物画,显然人数超过了13位,未及细辩也不知究竟了
存放这里的这幅戏剧人物画,画幅很大,屋里狭窄拍不了全部
院子里,这架老车是当年的“太平车”
老铁钟,过去学校里没有电铃,作息时间全由钟声来提醒
颇具价值的“大中至正”石刻。“大中至正”释义:博大、核心达到正统。大中至正,与蒋介石的名字“中正”显然相关
刘家老院边上,新建了刘氏祠堂
一年两祭,院里也草木森森了
刘辛店刘氏,谱系有序,源始明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天,两位摄影师来到这里,一位是现在的笔者叫笔若,另外一位是墨呓,这是一组千里迢迢赶到此地拍摄的作品。话说不忘初心...
- 元朝末年,战争连绵不断,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到了明朝初年,我国许多地方,特别是江淮以北大部分地区呈现着民多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