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开始的清单营,到第二次的精读营,终于共读营也在不知不觉中走向尾声,一路走来,我也从一开始的胆战心惊,到现在的稍许轻松。也许走来不像别的老铁那么快,更像是曲线图,有过惊喜,也有过放弃的念头,还好,都坚持下来了,终于走到了这一天,对共读营说再见的这一天。
这次的共读营对我来说意义重大,它对我意味着:
坚持的意义
报共读营的时候我并没有犹豫,看到管理组细心地将大家参加的主题营都圈点出来,心中升腾的是自豪,看到有些老铁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参与,不免遗憾。
其实我在参与共读营以前很久没写读书感悟了。给自己找了诸多的借口:工作忙,自尊心强,得过最佳,再写的不好怎么办。看书不一定写吧?可等到共读营的集结号响起,报名参加的那一刻才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参加读书营的真正目的到底是什么?在读书营进程过半的时刻找到了内心的澄澈,赋予自己坚持的力量。
心无旁骛的书写
参加前两次主题营时,我的终极目标是保卫押金,到了这次,知道现在提笔的那一刻才想起来这件事,有种挣到钱的感觉,真好。
这次我依然和妹妹一起参与,不过我们两个采取的方式不同。我们两个的书提前一天送到。我给自己定的目标就是一天写两篇,争取第二天早上及时打卡,因为我不喜欢迟到的感觉。而那几天我正好要参加培训,老师有讲的特别棒,不舍得在下面做小动作,我就在培训间隙见缝插针地用语音整合,上午一篇,下午一篇。本来想着一心二用会影响效果,没想到反而提高了效率。同事说我真像学生啊,笔都不带停的,眼里冒着光,跟我说话都听不见。终于在前五天完成文本任务。余下时间更正。
平和的心态
很惭愧,连续参加三次主题营,一次都没被评上过。自身还是点评组成员,真是无言见江东父老。
一开始还有些郁闷,走着走着就习惯了。就像推选最佳时总是那几位老铁一样,他们的水平已经到一定程度,想短期追上不太容易。
另一方面也是和自身经历有关,工作性质的限制,自阅历的短浅,都在不经意中限制写作的发挥。
和前两次的文字相比,我已经有了进步,一步一步来吧,看到自己的优点和特色,学习高手的技巧和布局,不着急,铁杵磨成针。
深刻的自我检讨
共读营共读的是《见识》这本书,书中观点我很认同,也有很多原来就见过。
知道并不等于做到,做到也并不意味着得到。
很多时候,我常常仅仅是停留在浅显的知道层面,还以此为乐,沾沾自喜,觉得自己是一个有上进心的人。但又因为学过之后,没有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变化,没有结果,说白了就是没有学会,这就是“伪学习”者,同书中所说的“伪工作”者的概念是相同的。
学习也好,工作也罢,都需要以结果为导向。没有结果的学习,就是伪学习,像我这样做为一个伪学习者,最常见的表现就是:
收集很多电子书
收藏干货好文章
收集学习资料等
百度云盘里收藏了许多学习资料、各种教学视频,但就是没有认真且完整地学完过任何一个;印象笔记,微信里也收藏了许多好文章,好多所谓的干货,可收藏的东西变成了永远的雪藏,从来没有回头看一眼。这就是书中所说的:
人的天性是喜欢增加,面不喜欢减少,喜欢获得而不喜欢舍弃。
最后,出现的结果是为此反而增加了压力,给自己带来许多负面的信息与情绪,感觉自己是一个没有执行力的人。
好多时候,我常常把追求成功当做目的,而不懂得幸福才是人生的目的。可以说这是我从这本书中,收获最大的一点,可正如上面所说,知道了又如何?真得做得到吗?相信在接下来的生活与工作中:
我还会犯捡芝麻,丢西瓜的错误;
我还会在工作与生活中一如既往地做加法;
我还会继续在做一个伪学习者,伪工作者;
但,知道总比不知道要好,知道了至少有一个可以对照与参照,知道真正正确的对待生活与工作的方法是:
人生需要做减法,懂得西瓜与芝麻的道理;
成败与否取决于见识的高低,而提高见识需要大量阅读,并且必须同比自己牛的人在一起,也就是需要改变自己的认知与环境;
凡事以结果为导向,不做伪学习者、伪工作者;
比贫穷更可怕的是:缺乏见识,缺乏爱,缺乏规矩;
……
所以,接下来,我需要做的就是:
践行这些“见识”。
仅仅是知道远远不够,必须以这些“见识”为镜子,在自己的生活与工作中,去对照,去检视自己的所做所为。
一群极致践行的伙伴
点评组里,和组内的阳姐姐、月上白杨姐姐、燕儿、樱桃、冷静、红豆、伊凡、米娜、annie、Echo等在点评工作方面方面越来越合拍。
共读营一排里,我又认识了更多的朋友,负责的排长姚黎和副排长雪梅,屡次为大家作出表率,我的同桌蜻蜓猫每天都为大家制作打卡手帐,连续十天,从未间断。悠悠我蓝、cat等老铁都好积极地参与小红花抢答。他们都是我在这十天里最宝贵的财富。
写在最后
依然不会列知识点,依然思路散漫,并没有发生点石成金的速成故事,很惭愧这是成长记录。这十天里,我的生活里发生了很多事,有悲伤,有失落,也有成长。本来以为自己写不出来,可我最终写下,算是对这段日子的纪念吧。新的旅程,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