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版的梁山伯与祝英台
(于2023.1.31.)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沙漠里凄惨而又悲壮的故事。是我听来的故事,打动得让人无法忘记的故事。
如果不再重复记述一遍给更多的人听,不忍心让它慢慢被遗忘了。它有些常人心理修复之益处。
原文作者是一位女性,50多年前她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某团场某连队当会计。
连队里有一对上海支边青年小夫妻。女方家境良好,男方普通人家。女孩冲破家庭万般阻拦而随着男孩来到天那边的地方。
义无反顾,在戈壁沙漠边修筑了自己的温馨小巢。男的王大伟,女的杨惠,3岁女儿娜娜。大伟是个排长,杨慧普通职工。
快入冬时各家都要到沙漠里砍伐杂乱灌木,晒干后用于家庭整个冬天做饭烤火取暖。
星期天两人将娜娜托付给邻居,早早拉着排子车带上绳索镰刀进入沙漠浅近腹地。
时至中午时分,发现排子车轮胎没气了,又没带打气筒。沙漠行车本来沉重,再赶上轮胎泄气,还要载负一车柴禾,可想。
商定杨慧回去取打气筒,大伟接着打柴。晚上再一块儿回家,都不耽误。
天已经慢慢暗下来,仍不见杨慧的影子。大伟顿时感到心慌,急忙赶回去后才得知,杨慧早就拿着打气筒回了打柴地点。
不好,她一定是迷路了。不禁打个寒颤,那里的人们都知道沙漠的凶险。
当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院长彭加木在罗布泊沙漠科考,离开营地附近去找水,仅仅步行几十分钟的距离,就再也没有回来。据说曾经有一支规模不大的国民党败军进入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无影无踪的蒸发掉了。埃及文化的干尸木乃伊制作方法,就是从失踪沙漠人尸体脱水成为一束肉干而受到启发的。我在非洲马里共和国执行军事外援任务时,该国政坛也出现了一个“四人帮”。关押的手段很新奇,在北部撒哈拉大沙漠里的一栋房子,定期送去饮水食物。根本不用派人看守,逃离等于死亡。沙海就是死海。
接着说。杨慧失踪了,连队立即组织人员连夜连续四处地毯式搜寻无果。第N天以后发现杨慧丢弃的打气筒,打气筒上有划痕几个字。“大伟来生还做夫妻,水,水。”
时间已经接近沙漠环境事故危机生理极限,她生还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大伟发疯一般绝望的跪在地上,凄凉的哭喊嚎啕,令人不禁。老连长发狠才让他有所清醒。
无人无法能劝解,大伟发誓要找到杨慧,无论生死。连队只好为他备好马匹饮水干粮。他要独自一人穿越沙漠,去寻找自己的妻子。
走时将孩子继续托付给邻居并留下一封信,让他人在他上路之后再打开看。信中大意:找不到杨慧就不回来了。已经发信上海,请岳父母接回娜娜。他和杨慧将双双留在沙漠里。
记得根据文章信息我查阅过地图,位置大约在奎屯东北方向地区,准葛尔盆地西南,属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
大伟十来天以后到达沙漠另一端的村镇里,当然没有结果。他打来电话期望奇迹出现,听说杨慧仍然没有回去,仍然没有踪影。他在彻底绝望的声声哭泣之后说,绝不能让杨慧一个人留在那里。他要折返沙漠,要去永远的陪伴她。不等老连长再说话,电话已经挂掉。
古有祝英台殉情她的梁山伯,今有王大伟同殒他的娇杨慧。
老连长放下电话深深感叹,杨慧啊杨慧,你今生值得。
杨慧的父母从上海赶来,带着娜娜离开那天。连队全体人员静静的来到路边,告别并嘱咐娜娜。孩子啊,你长大以后一定要回来看看,看望你这患难与共永远相拥在大漠里的父母双亲。
听完故事,有一种想跨越时空去帮助他(她)们的冲动。运用今天平常的信息手段定位联络,就能轻松简单化解这悲凉结局。
尽管栖息那里的人们熟悉沙漠,但是现代应急救援搜索路线的无缝原理那时他们不可能懂得。否则她的半天迷路扇形范围不过十几公里,搜寻人员兴许和已经昏迷的她擦边而过。如果一场狂风扫过掩埋,再也没有可能。
大伟和杨慧定格在20多岁,他(她)永远年轻恩爱。
这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的事情。算起来,他(她)们活着大概80岁出头,娜娜都该有孙儿了。继续扎根边疆,还是回到上海养老。两个人几十年直至一生的缠绵厮守,也许会吵架,也有生气的时候,也有婆婆妈妈鸡毛蒜皮的事情。对于他(她)们,这是甜蜜又遥不可及的。
珍惜平静的生活,珍爱身边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