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女儿组织同学去了女童孤儿院探访,我还蛮多感慨的,趁记忆还鲜活赶紧先写了吧。
我们是在上个月跟随联合慈善基金会进行水灾赈灾活动时第一次来到这个孤儿院的,当时孤儿院在网上求助物资支援,基金会看到了,就买了物资送过来。可能因为自已也是女孩,她看到孤儿院的情形特别有感受,想帮她们做些事情。虽然孤儿院离家很远,还是决定把帮助女童孤儿院做为自已的社区服务项目之一,想帮女孩们学中文和英文、义卖筹款。经过她的精心安排准备,第一次探访在今天终于成行了。
由于是圣诞假期,同学们都渡假去了,女儿没能召集到很多小伙伴参加这次探访,只有两个男生,还有小区的一个家庭,知道后也欣然加入。感恩所有参加的小伙伴。
女童孤儿院在清迈北郊湄林区的一个村庄里,就在村道边,是一幢很常见的泰国带院子的一层楼平房,一道铁门隔开马路。院墙被刷成偏浅的宝蓝色,房子是粉绿色,看着又温暖又富有生机。院子都加了屋顶,成为孩子们的户外活动空间。一进院门的左手边靠墙放着三张长条桌,算是接待区展示区吧,访客可以一进门就把捐赠的物资放在桌子上(我们参观期间,有两次有人拿了食物放在桌子上)。墙做成了漂亮的宣传墙,贴着孩子们表演传统泰国舞蹈的演出照,桌上摆着漂亮的节日摆设。长条桌的正上空,挂着一个电视 机,对着吃饭桌。接待区往里是一些厨柜,放着餐具,再往里应该是后厨了。正对着接待区,是个长条形空地,一溜儿摆着几张方桌,是孩子们吃饭、写作业的地方,第一张桌子上放着募捐款。经过几张桌子,空地的尽头,停着几辆不同尺寸的玩具三轮车,右手边是院子的侧门,门边摆着一个长长的鞋架,整齐地摆着鞋子。左手边就是进入室内休息区的门口,征得老师的参观拍照许可后,我们脱下鞋子走进室内,孩子们很兴奋地陪我们看各个房间。
一进去是长方形的客厅,有电视、桌椅,是孩子们晚上活动的地方。几间房在客厅周边依次排开,中间间出来一间小小的是院长办公室。年龄比较小的孩子睡单人床,一间房放了三、四张款式各异的床,床具的花色也不一,铺得很暖和的样子,床上还摆了很多玩偶。较大的年龄的孩子的房间大些,摆了四张上下铺,房间拉着窗帘,比较黑,我就没拍照了。
整个院子看下来,条件虽然略简陋,但是十分整洁,有家的感觉。最重要的一点:女孩们的精神面貌很好,落落大方,开朗爱笑,没有一点怯的样子,穿着也很干净利索,梳着可爱的发型。一切都给人一种温情、感动的感觉,我真心不希望看到一个悲苦的场景。她们的生活条件肯定是有限,但,她们开朗的笑容,让我相信,世界也没那么糟,不是吗?
院长蜜蜂(泰语小名)妈妈告诉我们,这个孤儿院已经开办了十几年了,但是去年才拿到基金会注册牌照。资金全靠社会捐助,她们也会去表演泰国传统舞蹈,有些许收入。只收容女孩,现在共有15个女孩,从4岁至13岁都有。她们有些是孤儿,有些是爸爸在服刑、妈妈无力照顾。总之,各种因由,她们在这里成为了一家人,家虽然略简陋,但也是给她们遮风挡雨的地方。蜜蜂妈妈和孩子们同吃同住,还有一个阿姨帮忙照料生活。我满心敬佩:这是怎样的大爱,才能支持她照顾这么多孤儿十几年啊!而且,这些女孩被照顾、教育得很好:女孩们都很有礼貌,一有人靠近院门,她们就会主动双手合十行礼问好。
朋友开玩笑说:孤儿院连狗都养得这么胖、这么温和,孩子们不可能不照顾得好。确实,那只胖胖的拉布拉多,一直悠闲自如地在院子里闲逛,玩游戏时过来凑凑热闹,有时趴在桌脚,满满的泰式松驰感。
整个探访活动进行得很顺利。女儿首先是简单地介绍了下小团队,和小朋友互相认识一下,接着就和她们玩起了小游戏。游戏一玩起来,气氛就热烈了,本来就不多的拘谨立刻消失。特别是男生力气大,能把小女孩举得高高的,小孩子高兴地哈哈大笑。院长也一边装扮圣诞树,一边笑咪咪地看着他们在玩闹。游戏结束,女儿就拿出准备好的表格和彩铅,和同学一起教孩子们填涂。
我一直在旁边给一边他们拍照一边观察他们。这次活动,女儿比上次去智障中心的探访有进步了。一方面是和小朋友互动时,她的肢体语言比以前改善了,用小朋友的方式和她们交流;另一方面是她的准备工作做得周全。有两点做得特别好: 一是她提前准备了一张表;二是准备了游戏小道具。这两点是完全超出我预期的。我知道她有准备活动提纲,列出了这次探访的三个目的、需要问老师的问题,但我没想到她会做得这么细致。出发前一晚上,我看到她在做表格,问她才知道是在设计第二天要用的表格,她说:先要和女孩们熟悉起来,一下子记不住那么多,我做一张图表,让她们写上、画上自已的姓名、年龄、爱好、想学的东西、圣诞愿望,回来了我对着合照就能记住了,以后再根据她们的年龄和爱好来安排活动。难怪头天她说要去买两盒彩铅,游戏小道具则是玩游戏时她拿出来我才看到的。我忍不住给她个赞:很专业的小老师。
男生们也表现得非常好,我本来还担心他们不知道怎么陪孩子玩,没想到他们就像哥哥带自家妹妹一样,亲切自然地带着女孩们玩,还发挥男生的体力优势,和最小的孩子玩举高高,把她逗得嘎嘎大笑。
女孩们则乖巧听话得让人心疼,不论是组织她们玩游戏,还是画画、合照,她们都很配合,总是能很快地按哥哥姐姐的指示做好。而且她们彼此之间也配合得很好,有时画笔轮不过来,她们就耐心地等别人用完,不会去争抢,活动时大的也能照顾小的。真得觉得院长把她们教得很好, 实在是太乖了。以至于活动结束后,哥哥姐姐们概叹:这些女孩太乖了!比我们这么大时可乖太多了(他们班在学校算是出了名的调皮)。和孩子们的活动结束后,女儿邀请院长做了简短的采访,还采访了两个小女孩。她们非常积极地举手要接受采访,大胆地说出了自已想学的东西,孩子们的积极参与让学生们很开心,约定下次再见,在女孩们声声道谢中,挥手告别了她们。
我注意到,她似乎忘记了一项任务。
晚饭后,我们一起回顾了今天的探访。女儿觉得今天的活动效果比想象的要好,互动很好,她们很有纪律又积极参与,都表现得特别好学,同时她也发现,几个大孩子的泰语基础不太好,简单的词也拼错了,让她觉得这个活动有意义,是能帮到她们的,坚定了要做这个项目的决心。和同学的搭档也很好,各自发挥所长。我大大地表扬了她的表格和游戏道具,这个年龄能准备得这么周密真得很棒。然后问她:那你觉得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或者还有什么问题呢?她想了想:“今天主要是大家互相熟悉一下,了解女孩的喜好,所以,暂时还没什么问题。但是以后,学校很少又会泰语又会中文的学生,教中文的义工可能不够。” 我说:“可以先记下来,找到问题就已经解决了一部分问题了。还有没有?” 她摇摇头,我引导她:“今天的活动,你有几个目标”?她翻出提纲,吐了吐舌头:“忘了和老师谈在线学习的可能性了,我明天和她联系”。
我笑了笑,“作为活动组织者,要更关注活动的整体,记住主干、框架,不能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某一个环节。就像你们的校长,他并不教具体科目、也不负责具体的活动,可是所有活动,从早上在校门口迎接学生,到你们学生组织的演出、家长会,你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因为他要确保所有校园内一切都正常进行。所谓提纲就是这个意思,纲指的就是提网的总绳,比喻事物最主要的部分。你玩得高兴,忘了提纲了是吧?她不好意思地“嗯”了声,“没关系,下次注意就好。” 她点了点头,去写今天活动的日记了。
亲眼看着她小小年纪,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一点点地进步,真得很为她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