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回了趟老家,到家后摊坐在沙发上半晌不想说话,等喝了几杯水才缓过神儿,悠悠地和我说她回乡几乎没得睡。
按理说在老家,节奏慢空气好,时间都是停滞的。只会睡得踏实,怎么还会没睡着。问了才知道,楼上又打架了。
楼上住着阿荣一家,阿荣父母,阿荣小夫妻俩加上他们五岁的儿子天佑。阿荣的成长历程也算不易,几乎都是在他爹的棍棒底下长起来的。很可惜,没长成孝子。
阿荣他爹玩命地酗酒,常常不着家,如果一回家,一定闹个鸡犬不宁,比如找不到他的鞋了,阿荣妈炒的菜不合胃口了……这些小事儿能让这个大老爷儿们暴跳如雷,砸锅砸碗,阿荣妈刚开始还吵,后来被揍了几次再也不敢言语,只有一边待着委屈地哭。
某次我们几个小伙伴跟着阿荣回家玩,还没进门,一只拖鞋就飞出来了,旁边的阿荣咬着嘴唇瑟瑟发抖,果不其然家里又在吵。
那时候我们小,拉着阿荣赶紧逃,阿荣哭着说如果爸爸妈妈离婚就好了,他害怕这样心惊胆战地日子,因为不知道哪句话哪件事就会惹怒他爸。可他妈死活不愿意,说离婚了,阿荣会被瞧不起,单亲家庭的孩子都是有问题的。
等上高中,一起玩的小伙伴,读书的读书,辍学打工的打工,阿荣没了消息,据说和社会上的混混们闯荡江山去了。
后来得知他结婚了,很快有了儿子天佑。成年的阿荣,是他父亲的翻版,发脾气的样子如出一辙,年轻力壮,有时候还和他爹干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还沾花惹草。
这次阿荣和他老婆吵架,正是因为小三的事儿。我妈叹口气:“半夜12点吵到快4点,各种摔各种砸,听到楼上不时有急匆匆的脚步声,肯定是小天佑被吓坏了,真是造孽。”
为什么有这样的翻版,阿荣明明最讨厌他父亲的暴戾行为?可怕的正是你不知道自己正在成为你讨厌的人。
大部分当代行为学家认为,我们表达愤怒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后天习得的。对孩子而言,他们对愤怒的知识大部分来自于认同和模仿这一孪生过程。通过认同,孩子会变得和同性别的父母很像,模仿他们的行为模式。简单说,看到什么,就会成为什么。
匹兹堡大学的卡伦马修斯博士和同事们探索了负面的家庭人际关系和10多岁男孩表现出来的敌意之间的关系。他们观察了51个家庭,关注父母和儿子之间如何解决冲突时,发现当父亲表现出很多负面行为(或者极少正面行为),三年之后他们的儿子也很可能会表现出敌意的态度,对人不信任,并且会向外表达愤怒。
一个男孩子如果看到父亲稍不顺心就大发脾气,并且欺负母亲,让她担惊受怕。这个男孩子会认为用愤怒是恐吓其他人并达成愿望的好办法。如果在成长过程中用这样的方式的确获得了想要的东西,会进一步强化他的行为模式。
得知阿荣的家庭近况后,我一直想,阿荣妈当年没有离婚,是真的为阿荣好吗?如果离婚了,阿荣一定比现在差吗?在我看来,现在阿荣的生活也是一团糟。
不离婚,到底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孩子呢?讲真,父母为了面子。他们承受不了外界对离婚和单身父母亲的议论。孩子,唯一的纽带,成了挡箭牌,成了遮羞布。
这样公平吗?不公平。孩子太弱小了,他会觉得自己成了导火索,因为自己,父亲和母亲只能凑合地,拧巴地,将就地生活在一起,久而久之,他会有深深的负罪感。他会认为因为自己的存在,是父母亲双方都不幸福的根源。
负罪感继而带来愤怒。有对施暴者父亲的愤怒,为什么你要对母亲如此凶狠残暴,于是成长过程中会处处与父亲作对?有隐藏的对母亲的愤怒,为什么你懦弱无助,不离开父亲?更绝望的,是对自己无助的愤怒,为什么你要存在在这个世界上,造成所有人都无法享有平静和幸福?
孩子很害怕家庭暴力战争,父母充满敌意的争吵,会让孩子恐惧不安。家庭暴力冲突下成长的孩子,也很难处理好自己的家庭婚姻问题。所以,在这样家庭成长的孩子不一定比单亲家庭成长的孩子更幸福。
打着爱的旗号,对孩子做着些蠢事儿,这样的父母不在少数。父母的婚姻质量,影响的不仅仅是孩子的一生,至少影响三代。
据说天佑虽然小,已经开始对同龄的小朋友动手。还经常使坏,周围邻居都不喜欢这孩子。
长期未得到解决的冲突会导致孩子身上有更多的不安全感。当父母用妥协和谈判,而不是言语攻击方式来解决冲突问题时,孩子身上的恐惧,压力和其他症状都会消失。——美国心理学会
婚姻,不是安乐窝,甚至多少有风险,如同下了赌注。了解一个人需要时间,ta的成长背景,是否对自我有足够的觉察和认知。想要了解一个人,不妨也了解ta的家庭,尤其是父母之间的相处模式。一段婚姻到最后不是两个人,还会牵涉到爱情的结晶。
孩子,是馈赠,是天使,是随时随地提醒我们成长的。身为父母,都要学会自省,反思自己的行为思维模式,正视婚姻关系中的矛盾冲突, 与其狂风骤雨过一生,不如和风细雨处一世。
孩子,不是你过不好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