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给公司一个重要的业务部门做分享,原定是一下午从两点到五点六点,后来因为临时性的项目安排,改期到下午五点到七点。对于业务部门的任何需求,作为支持部门必须是要觉悟的: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而能胜,挥之即去[呲牙]所以抽空根据需求整合梳理了50页PPT,想着三四个小时也用的上。但时间被压缩到了2个小时,我就犯愁了:照着PPT讲一遍,固然系统性会好些,但时间来不及,届时肯定重点取舍困难,做业务的人一天工作14个小时一周七天,所以我想着绝对不能延时,好歹让大家稍微闲适地能吃顿晚饭。所以,临培训前跟组织者商量,要不就不用PPT了,我就在Flipchart上边画边讲,大家跟着思路一起参与进来聊天。对方同意了,觉得这样反倒更好些[微笑]
不用PPT的方式以前操作过一次,但这次心里还是没谱。我心里想着看情况吧。[擦汗]桌上摆着茶点,大家进来的姿势一律轻轻松松,我再指着PPT封面跟大家调侃说“只有这一页PPT啊”,大伙儿立马就站不要PPT了。好吧,既然这样,那就来一次不一样的分享吧[奋斗]在之后的两个小时,我把自己认为的与投资项目复盘相关的最核心的要点跟大家做了介绍,时间飞逝,结束时我自己感觉都是干货几乎没有水分,我看大家听得也认真,走之前也都表示有不少收获[愉快]没浪费大家宝贵时间,我也心安了。
今早起来,回想自己昨天的这段经历,简单复个盘,我最深的感触就是“成长的三个区”: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顾名思义,舒适区就是自己呆着舒服不费劲不纠结的状态,但老呆在里面成长有限,所以现在流行把自己逼出舒适区。恐慌区也容易理解,超出能力基础太远,不是不努力真的是臣妾做不到啊,在这区域明显的状态是亚历山大,伴随着不见成效的焦虑、沮丧、退缩与放弃,整个人跟有病一样,没有精神充满自我怀疑,跟舒适区一样,也无益于人的进步。[捂脸]
学习区处于这两者之间,是一个模糊地带,有压力但不是那么大,有挑战自觉能handle,有追求但又不是遥不可及……好吧,这就是走中间路线的最大困惑:不像两端那么泾渭分明,关键似乎在于“度”的把握。如果要这么说,那就又会充斥着正确的废话。[奸笑]
图2有个分辨依据,舒适区是自己能搞定,学习区是需要别人的帮助自己才能搞定,恐慌区是怎么也搞不定了实在不是很有说服力,所以只能用图3的“鸡汤”来弥补了[坏笑]既然如此,我就说说我的个人体会吧,反正没有好答案也就无所谓是一个坏答案了。
1、从舒适区走到学习区是常规路径。做熟的事情如果每一次都能够try something new,那就是不停地在向学习区前进。比如每年都要多次上一门课,每次都根据前期的反馈和本次的需求重新梳理、删减、补充内容,那一年下来,真的是教学相长,一次次小小的new,积攒起来就是大大的learning了。所以,反复做的事情要有“工匠精神”,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一次次优化甚至“劣化”,根据反馈去芜存菁,这是一种感觉最靠谱的成长方式,积跬步至十里。
2、相邻拓展直奔学习区而去。这个方式是说,有些长进是无法靠局部优化改良的,需要一次“相邻”变革,在熟悉的领域里面,引入整体上完全不同的理念、体系、方法和认知,但是因为有基础,这种围绕自身优势的“相邻”学习,虽然有挑战,但通常都能扛得住。举个栗子:现在联想的复盘方法的本质其实是“差距分析法”,简单的线性因果链,这样的处理并不是故意忽视现实的复杂性,而是为了一下子能抓住核心不要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那么所谓的“相邻拓展”是什么呢?其实,一直以来我就在有一搭没一搭地学习两个东西:一个是其他可能的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法,赫伯特·西蒙曾经提出过五种“弱启发”,差距分析法只是其中一种,还有很出名的方法有“试错法”、“比较法”、“爬山法”、“目的-手段法”,这些要引入现有的复盘体系,那就是完全不同的思路和模型了。另一个是非线性因果,现在的分析是静态的,哪怕只是借用系统动力学的“基模”的概念、学会画正负反馈时滞图,对于复盘在探讨因果链条的时候,就更具有现实意义了。这两个目标都不能轻易地实现,也无法靠匠心琢磨优化出来,需要投入时间精力,这是学习区所需要的“开发精神”,需要调整大的方向。
3、硬抗恐慌区所有不适,背水一战,死去活来。说的挺恐怖其实就是“休克疗法”,怕什么就来什么,怕蛇就看蛇摸蛇,怕高就走玻璃天桥,怕演讲就逼自己登上讲台。人需要一股子狠劲儿,逼自己上梁山,有时候温文尔雅文质彬彬酸文邹邹地说什么“寻找学习区”,别扯了,越在方法上讲究,越容易找借口理由,越来越会没有nut!所以,每年要给自己下死任务重大挑战,扛过去了就是一大截子进步。我其实想说:也许学习最好发生在学习区,但成长一定是在恐慌区。[奋斗]
最后一张图片是我搜“学习区”时看到的,心里很是喜欢,我想自己要如何突破舒适区、常呆在学习区、间歇性努在恐慌区,奔日子,终于会在有生之年拥有这样一个物理的“学习区”吧:大书架、大桌子、大沙发、大空间…️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