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肚子猫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新时代的父母常会有抓耳挠腮、甚至是接近崩溃的状态。父母或许是这世上最难最复杂的工作之一,要做好这项“工作”,“懂得孩子”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孩子在想些什么?他们是怎样看待这个世界的?身为父母,你确定你“懂得”吗?
”好孩子是揍出来的吗?”
“成绩不好,将来一定会成为失败者吗?”
“哭是丢人的事情吗?”
“碰到坏脾气的同学该怎么办?”
“连麻雀都会集思广益,我们呢?”
“有趣的人更吸引别人?”
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孩子在成长阶段会常会遇到的困惑或问题,作为父母,你对此有好的答案吗?
这本书涵盖了人际交往、认识自我、学业成绩以及与父母相处等与孩子成长息息相关的重要主题。这一代的父母不是天生就懂得如何处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从爷爷奶奶那里也并不一定会有很好的经验可借鉴。
《妈妈,谢谢你懂我》就是这么一本给孩子写的自我成长词典,适合小学生看,也非常适合父母看,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需求和想法。
全书一共有25个话题,每一个话题都有三部分:
1. 一个情景故事: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引出话题,以四年级小学生贤浩的视角来提出问题,辅以思考,写出贤浩的爸妈如何营造自由、开放的氛围,并以开明的育儿观念来对贤浩进行引导和教养。
2. 心灵词典:从儿童心理学的专业角度告诉孩子和父母们相关的心理现象,以及该如何看待和处理问题。
3. 我的心灵手册:引导孩子进行反思。
以“好孩子是揍出来的吗?”这一主题为例,书中先讲了在学校老师因为同学不听话而用体罚威胁同学,以及同学们对此的讨论。通过孩子们的讨论,可以看出孩子对体罚是非常抗拒的。
贤浩也想起由于泰虎爸爸对泰虎的打骂,导致泰虎不喜欢和别人交流。回到家中,妈妈听了贤浩对体罚的困惑后,开玩笑说:“人不会因为被打或挨骂而改变,重要的是心与心之间的交流。要是打骂能提高你的成绩,妈妈就天天揍你一百,不,一千下。”
“才不要!我可不想挨揍!”贤浩急急回答。
贤浩的父母对待贤浩永远是平等而尊重的。父母和孩子可以无话不说,可以共同分享成长的那些烦恼,这该是多少家庭渴盼的家庭氛围啊!
在“今天的心理词典”中,书中分享了美国社会学家莫雷.施特劳斯博士的研究:体罚越重的国家,学生们的IQ就越低。此外,还提到韩国有70%的韩国中学生有被老师体罚的经验,而瑞典有98%的学生表示没有被体罚的经历。
在“我的心灵手册”中,作者以三个问题来引导孩子去进行反思,并鼓励孩子和朋友们针对此问题进行讨论。
全书的每个主题都是如此编排的。可以说本书的编排和选题是很讨巧的,用语也简单易懂,生动有趣。有两点需要探讨的地方,在此与各读者分享:
第三部分“我的心灵手册”很可能会给孩子一种在读教科书的印象。如果没有父母的引导,看完故事后,估计孩子也很难会乖乖地按照那些问题去进行反思。这一部分的很多问题设置,其实并没有太多吸引小朋友的地方。
此外,在“今天的心灵词典”部分,作者对儿童心理学知识的展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以“悲观与乐观只在一念之间“为例,书中仅简单地以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一项实验为例,说明 “人们心情好的时候会发现更多美好的事物,人生态度也更加积极向上;相反,心情不好时,人生态度消极阴暗。其实,无论自己的心情如何,周围世界并任何改变。”
这样的分析,其实并没有触到乐观与悲观对人性格养成的深刻影响,也没有进一步说明乐观对美好人生的重要意义。全书的很多“心灵词典”都只是点到即止,会让人觉得没说透、不够到位。
尽管如此,这本书还是值得推荐的。这是一本由韩国作者卢庆实所著的育儿书籍,其中很多故事和文化也与中国的教养情况很相近。
由于文化相近,书中各种关于学校对课业的要求,老师对孩子听话的期待,学校和家庭的体罚,学校里的暴力事件,对情绪的控制,对健康的注重,对游戏的态度等等话题,都很容易引起中国读者的共鸣。哪个男孩子不都是这么长大的呢?
看了本书的孩子们会发现,原来韩国的孩子也差不多,都要面对妈妈的各种唠叨,都要奔波于各种补习班之间,都要面对学业成绩的挑战,对男生女生那点事儿都很有兴趣。
而爸妈们则会发现,原来全世界的爸妈都有着同样的担忧,都在为孩子的未来和发展感到担心,更为越来越无法理解孩子的想法而感到苦恼。而贤浩的爸妈就是很好的榜样。他们放下父母的架子,真诚地尊重孩子,诚恳地与孩子沟通,从而获得了双方畅通无阻的相互理解。这样的家庭真是令人羡慕!
教育即启蒙,爸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切好的教育,都应该从理解孩子开始。
这本书就好比一扇窗,以一个四年级男生的视角来展示孩子的内心世界,让爸妈能够更好地读懂孩子、更好地爱孩子。
书中贤浩一家的亲子关系堪称典范。尽管偶有争吵和误会,但全家始终以一种轻松、自由和开放的态度去发现问题、就问题进行沟通和解决问题。这个家庭就一步步在这种良性互动的过程中,感情变得越来越深,孩子也一天天健康成长。
所有想要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爸妈们,非常鼓励你们与孩子共读本书,增进彼此的理解,以共同成长。养育孩子,从理解和尊重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