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
学生的学习方式可大致分为三类:一是群学,即四至八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集中学习,互相合作与交流;二是对学,即两人或同桌组成一个微型学习小组,进行互动与交流,如可以开展作业互评,单元测验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互测等。这要求两人关系融洽,配合默契,心有灵犀一点通,是一对很好的合作者;三是独学,即学生一人独立思考,单独完成一项学习任务,开展自我评价。这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自我评价意识,以及较好的自控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老师可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个人和群体的不同特点,灵活选用不同的方式指导他们开展学习,以便最大限度地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把因材施教落到实处,使学生高效率地学习。
之二
教师这个职业事是所有职业领域里最独特的,也是最具有价值的,因为她的任务是要开启学生智慧的天窗,激发学生的多样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塑造美好的心灵,以至于走进他们的灵魂深处,乐着学生的乐,苦着学生的苦,幸福着学生的幸福,痛苦着学生的痛苦。教师不光要会教书,更要会育人。教书是过程,育人是目标,所以老师不仅是科学知识的讲授和引领者,而且更是文化精神的传播和启迪者。一个优秀的教师在学生面前,不仅是一个学识渊博、教法新颖灵活、语言幽默洒脱的学者形象,而且更应是一个有着丰厚人生阅历和智慧的生活大师。老师教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快乐成长,教给学生学习知识,获取技能的方法,比只传授给他们课本知识获得一个考试的高分更为重要,更能给学生一些有益的帮助,这些能使他(她)们受益终身。
之三
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应放下自己的架子,敞开自己的胸襟,以包容的心态接纳每一位学生,悄无声息地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把自己放在与他们同等的位置上,和学生一起成长,共享成功与失败的百般滋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亲近你,信任你,尊敬你,把你当作他们成长道路上的知心朋友,同你推心置腹地诉说他们的喜悦和忧伤,我以为这是老师和学生关系的最高境界。
之四
老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努力给他们创造充分展现才华,张扬个性的环境和氛围;多给学生鼓励和帮助,促使学生提高自我评价,树立自信心,调动和激发蕴藏在其生命里的潜能,促其释放,使其燃烧。这样在我们平时看来极平凡极不上眼的学生,也许在他所熟知的领域里就是一个天才。正是由于有些时候我们缺乏耐心和细心,或教育教学方法缺乏科学性和艺术性,漠视了很多天才的存在啊!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要注意,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所以我要大声疾呼:“教育就是开发人的浅能,发现天才,创造天才的一门伟大艺术和科学!”
之五
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分解一下就是教书和育人,所以说只教书而不育人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是急功近利的。育人应是教育的首要目标和任务,这需要我们具有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著名儿童教育专家孙云晓说过:“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唤醒学生心灵中沉睡的巨人——自尊和自信。”唯其自尊和自信,才能使人不断进步、不断发展、不断超越自我,以至于到达成功的颠峰。老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充分展现自己的个人魅力,以自己的才能、学养、个性和独树一帜的教学方法感染他们、吸引他们,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其对人类文明和文化进行自觉地崇拜和吸收,感受科学文化的巨大魅力。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育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境界。
2007,10——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