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宁
本周,在忙碌的活动工作之余,我阅读了《华为工作法》第一章。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为我们目前最大的竞争对手,学习对方的工作之道是很有必要的。而这本书告最先告诉我们的,就是目标管理。
弄清楚我们的目标方向是第一步,只有目标正确了,我们才不会把事情做错,自然也能够轻松地完成任务。 “聪明人不只会埋头苦干”。大多数情况下,最后的胜利者不属于那些整天埋头苦干的人,而是属于那些有着明确的目标的人。前者的工作态度值得鼓励,后者的工作方法更值得我们学习。 埋头苦干并不意味着自己能够到达预定的目标,相反,聪明人并不用付出太多却依然能够顺利地完成目标。秘密何在?只有方向正确了,工作才能产生价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得更好,更有效益,更有发展性。
任何一个目标都应该有可衡量的标准,越是可衡量的目标,工作方向越明确,越能帮助我们指引正确的工作行为。 华为的员工在制定目标可衡量标准时,就遵循“能量化的量化,不能量化的质化”的原则,使工作可以判定,从而确保目标有一个统一、清晰的衡量标准。同时不要想着完成所有目标,就像我们的企业文化,简单专注,才能勇攀高峰。最后,不要让“先干起来再说”成为习惯,正确的思路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如果连思路都错了,不论过程怎么努力,其工作结果都是无效的。
解决了工作思路问题,很多人对自己要做什么似乎已经心中有数了,然后迫不及待想要早一点实现目标。可是,在工作过程中,我们很容易产生其他的工作想法,于是放弃了当前的工作思路。根据自己的工作思路,定义自己需要完成哪些具体的工作,消除杂乱无章的工作状态,同时也避免遗漏一些必要的工作环节。
本书把目标管理放在第一章,便是想告诉我们在工作中,高效能的人和普通人的差距就在于高效的人总是比普通的人具有更强的计划和统筹的能力。因此,在开始任何有建树的工作任务前,我们应该进行良好的自我规划,这样能够尽可能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