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12)

翻译研究。思果

说到翻译腔,中枪无数。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自己的文风突然发生了无法预料的变化,导致我目前十分不理解它的变化从何而来,又将去往何处,虽说顺其自然也不错,但潜意识中总觉得它不该如此。

同样一件事情,别人写的像散文,读着或轻柔自然,或令人捧腹,我写的却像逻辑论述,严肃又咄咄逼人。像学术论文,还没有人家学术论文的篇幅与水准。总之十分不解。

看了翻译研究后终于知道这种不适感的来历。一个是句子太长,经常无法自然断句加逗号,无法顺畅地写短句子。另一个表现是受到外文影响太重了,尤其日语文风,各种不明所以的倒装、模糊、暧昧堆砌。好似知道它的表达者学识不足以支撑这种文风,所以要加以虚化来逃避责任。

意识到这种变化,就不是空穴来风不可回溯了。回顾自己的阅读历程,这样的发展简直再正常不过。接触文学起手就是英法文学译作,从此一直到大学的十年左右,除了课本、鲁迅和红楼梦之外基本没看过中文母语作家的作品,大学开始对中文著作开始感兴趣了,但看书口味一下子来了个180度拐弯,看得多是社科类,小说文体基本没碰过了emmm......到目前为止一直都是在看社科,或者外国文学,想想也是十分无奈。

羡慕周围好友的散文文风,诙谐、抖包袱,或跌宕起伏,或如沐春风娓娓道来,或酸唧唧灌鸡汤,怎么我就写不来这些东西呢?羡慕写古言修仙的写手们,怎么做才能把一个故事讲得如此精彩呢?

未完待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8-02-04 今早和孩子偶然间读到了王长元的微型小说《窗棂前挂串红辣...
    晶紫樱阅读 1,056评论 0 1
  • 趁着电脑还有些电量,赶紧写点东西。 这两天在这里呆着大门不出,外面的温度也和我无关了,只是自己在这房间里踱来踱去的...
    mr_f阅读 199评论 0 1
  • 这是我为人母12年来最值得纪念的一个母亲节。 母亲节的头一天,孩子们就在神神秘秘。他们关着门躲在各自的房间里,不知...
    暗自芳香阅读 421评论 2 6
  • 溪山温泉碰到正好要去酒店的。还是要出门走走 好人多。坐了顺风车,不然要走很久。谢谢好人
    姚小香阅读 26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