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这是2019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上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的颁奖词,也是她坚守大漠半生的生动写照。樊锦诗把青春、热血、担当都倾注在了大漠深处,只为了守护莫高窟735个洞窟。
作为青年干部,生逢盛世、肩负重任,要自觉对标榜样,学习樊锦诗院长甘于奉献、担当尽责、守正创新精神,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到基层一线经风雨见世面,以实干担当服务百姓,以创新创造回馈祖国,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俯首甘为孺子牛,不待扬鞭自奋蹄”,青年干部要在奉献中体现真价值。初识敦煌正值青春年少,归来半生已是耄耋老人,樊锦诗在戈壁深处扎根,克服艰苦的物质条件,忍受着至亲的骨肉分离,把大半生的精力和心血都奉献给了文物保护事业。当代青年干部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拥有着比前辈优渥的物质生活条件,也肩负着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使命,更应倍加珍惜幸福生活,把火热的青春扎根在基层沃土,不断汲取向上生长的蓬勃养分。青年干部要多到街头巷尾走一走,多到群众家中坐一坐,多到田间地头转一转,用自己的辛苦一点,换父老乡亲的幸福一点,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出彩。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青年干部要在担当中体现真作为。正是缘于对衣袂飘举、光影交错的壁画和彩塑艺术深沉的爱,以及对文物保护工作的热忱,樊锦诗视敦煌石窟的安危如生命,自觉扛起保护中华文化瑰宝、弘扬优秀历史文化的重任。脚下沾满多少泥土,心里沉淀多少真情。作为青年干部,应自觉扛起新时代重任,接过“接力棒”,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主动到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到改革发展主战场、维护稳定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在基层工作岗位上自我施压、积极作为、敢于担当,多接几次“烫手山芋”,多当几次“热锅上的蚂蚁”,努力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在担当尽责中体现新时代新青年的真作为。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青年干部要在创新中体现真发展。为了让珍贵而脆弱的艺术容颜永驻,时值65岁高龄的樊锦诗提出了“数字敦煌”的想法并很快得以实现。经过一番精心筹备,30个经典洞窟、4.5万平方米壁画的高清数字化内容向全球发布,游客只需轻点鼠标,便能一览无余。对于文物保护,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能为其赋予新的生机与活力;对于青年干部,保持创新创造能力更是以不变应万变的“致胜法宝”。青年干部才思敏捷,富有活力和创造力,在工作中要充分利用起这一优势,大胆创新,大胆尝试、勇于试错、锐意创新,不断用新思路、新视野、新方法为基层工作开拓更高效、更行之有效的发展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