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陶妈
前几天,孩子的秧苗长得差不多了,于是,我就教孩子怎么拔秧苗、插秧,顺便聊起我小时候插秧时节的事,娘儿俩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01.记得小时候,只要父母去田里干活,我和弟弟便小尾巴似的跟在后面,在田埂上不厌其烦的挖土灶“烧饭”,捏泥巴,因为母亲不允许我们下田的。有一次,看着父母双手翻飞的拔着秧苗,实在忍不住想试试,温和的父亲便牵着我下田,让我沿着田埂边上拔秧,我兴奋的一根一根的拔着,才一会,便把田埂上的小凳子移到屁股下,坐着拔秧苗,哈哈,还挺得意的。
凳子周围的秧苗拔完了,需要移一下凳子,可凳子却提不起来。于是,我双手并用,小脸憋的通红,使出吃奶的劲一提,“哗”的一声,水花四射,连人带凳的一屁股坐在田里。“哈哈哈……”周围的大人忍不住笑起来,和着笑声,我一骨碌地翻个身,再翻个身,很兴奋很卖力,只为了赢得更多的笑声。
“这小伢子,又发人来疯了,你看你,跟个泥猴似的。”母亲笑着责怪道,牵着我的小手,找一处干净的水源,帮我洗掉一身的泥水,再拉着回家换衣服,然后只能老老实实地待在田埂上玩,不允许下田拔秧!
02.插秧的时候,我和弟弟先帮忙甩秧苗,然后也学着大人的样子卷起裤腿下田(其实穿的就是短裤,但人小腿短,还得拼命的把裤管往上卷才行),父亲总是乐呵呵地叫我们怎样插秧,嘱咐我们不要把秧根窝在泥里,否则会不发棵(长势不好),可我们插着插着,一行秧却越来越宽,明明就4棵,怎么就变成了十几棵呢?父亲告诉我们,要记住一直插4棵,不要多也不要少,但明明田埂是直的,却被我们弄得弯弯曲曲,中间还有几棵秧苗已经漂浮起来了。
父亲便领着我们来到田的一角,靠边划出一小块说:“这一小块田给你们插秧,这是你们自己的田。”哈哈,我们自己的田!我和弟弟兴奋不已,赶紧用小手挖泥巴,筑起一道象征性的小水坝,表明那是我们自己的田!
然后再学着大人的样子,把田里的水放出来(用小手一点点的捧出来,因为同一水平面,无法放出来),再向田里放入水,玩厌了,便开始插秧。横着插一遍,觉得不好看,拔掉,再竖着插一遍,反反复复,直到把秧苗插到满意为止,我们两个小泥猴便心满意足的回家了。
过些时日,父亲会指着那块“田”说:“那是那么插的秧,长的还挺好。”我们开心的不得了,很有成就感,也期盼着水稻成熟,到了收割时,我们都要小心翼翼地亲手收割。若干年后,我才知道,那块田里的十几棵秧苗,父亲曾一棵一棵的重新插过,要不然,被我们折腾过的秧苗不一定能成活。
父亲用无声的爱在感染着我,现在的我,何尝不是这样呢?每次孩子种小植物的时候,我都会偷偷的再埋上一两粒种子,防止他的不一定发芽。很感谢,在那物资匮乏,没有玩具的年代,因为父亲那颗包容心,让我们收获了无尽的田间快乐,让我至今还怀念小时候的插秧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