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处于青春期的时候,我觉得爱是很神圣的,无论是亲情的爱还是友情的爱抑或是爱情的爱。爱之所以神圣体现在它可以时时刻刻,不能有不爱的迹象,否则就不是爱。
有的时候,自己想要得到父母的关注,但是我就不说,爱不就是自己不说他们就能知道的吗?然而,很遗憾他们的行为并没有达到我预期的爱。那么,他们是不是不爱我呢?
后来,我才明白,不仅是父母、还有朋友、恋人甚至是自己,都只是一个凡人,一个拥有着正常的七情六欲的人。自然地,也避免不了偶尔付出,偶尔索取,偶尔冷淡下来想静静。既然,爱的对象以及被爱的对象只是一个人,不是圣人。那么,爱又哪来的神圣呢?况且人也会有所变化,更别说爱是持续不断的了。
爱,很容易跟一个词混淆,那个词就是控制。曾经有一个女生跟我说,她很爱她的前男友,她找不到他因此她很焦虑。她很想要找到他甚至不惜请人要去定位他,然而他为了躲她换了住址换了工作。
或许看到这,你们会想,难道这不是爱吗?如果不是爱,她怎么会那么费劲心思地要找她呢?不过,我想说的是这根本就不是爱。爱是心甘情愿地去感受ta的感受,并真正地达到为ta好。而那个女生费劲心思地想要去找那个男生,更多的是为了缓解自己的焦虑水平。而那个男生为了躲她都把工作住址给换了,说明他是不想见她的。然而,她却不顾虑他的想法,反而越追越紧。
因此,这不是什么爱,更多的是一种控制。当然,在这并不排除他们曾经爱过。
在亲子关系当中,也经常出现爱的误解。比如,有一次我在教我小侄女写作业,发现她每个题目都要问。过一段时间我就不耐烦了,就对她说:"你怎么什么题目都问,你就不懂的举一反三吗?"以及类似的比较重的话,她听了不说话,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这种类似的场景在很多家庭应该还算是常见的,甚至还会出现骂孩子蠢的。不过,当时我看了她的表情之后,我发现我讲的话可能有点重了。
这种类似的场景,或许你们可能会想,这么说话不是很正常吗?孩子听着想哭那是因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行。
是不是孩子蠢,心理承受能力太差,更多的是由我们的评价标准来决定的。然而,孩子他们有他们的自己成长规律,由我们的评价标准去评价他们的行为,未免会出现一些偏差。
所以呢,如果真正地想要给予孩子爱的话,不妨问问他们的想法,同时也注意别把价值观强加到他们身上。
上面说的是关于未成年孩子与家长的爱,更多的是让家长去改变。还有另一种情况是关于成年孩子与家长的爱。
家长的因素对于孩子的成长的确起到一个很关键的作用。我也见过一些由于父母的因素,子女的成长受到挺多阻碍的,也会听到子女抱怨自己的原生家庭,觉得自己之所以这样是父母造成的。
我也有想过,如果父母改变了的话,或许他们的情况会好一些。不过,我也转换了我的想法。作为一个成年人,是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了,如果他在与父母的相处过程中也很大的不适应了,那么他是可以选择去改变的。改变自己总比改变他人容易多了,当你想要改变一个人的前提是那个人得真正地想要改变。况且单单自己想要去改变父母,是比较难的,第一,他们的那个年龄阶段,人格以及价值观等等基本上很稳定下来了;第二,他们对子女的行为模式说不定是从他们父母那一辈这么对待他们学来的。
所以呢,如果你是作为一个成年的子女,你要相信你是有能力去改变的。如果,你觉得你还是做不到,那么你和你的家人做一次家庭治疗也还是可以的。
愿我们拥有爱的能力,爱他人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