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来想去还是写下的下面的话,也许长大后的世界确实不完美,但绝对不是悲春伤秋的只感受得到爱情。我才二十几岁,也没有经历过什么大喜大悲大伤大恨,但有时的我也可以很平淡,很冷静。我也会睁大了眼睛,去观察世界,用尚不成熟的思想去思考世界。
现在我开始感到厌烦,似乎人们对爱情里的悲伤早就麻木了。仿佛错付许多年后发现明明自己还沉浸在痛苦中,而当时那个让自己死去活来的人早再遇新欢是一部百嚼不烂的模具一般,反反复复的就那么几件屁事,很烂。没有对感情深刻的认识,文章里随随便便几个烂掉的意象,难道残破的感情都是夏雨秋风冬雪加上残破的红枫和火车碾过轨道的吱呀声?没有深度的文章却想要刻画最共情的感受,凌乱拼凑起来的文章每一段都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小学就读到过的烂鸡汤,各式各样的网络热评和别的书上摘下的文字,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感情竟然带着一样的装饰。你我心知肚明,这些故事虽然出世,却是劣质的仿制品。
都是渴望时间熨平心中的褶皱,却都感叹伤好了疤痕还在。一边等的死去活来,一边又能在重新相逢后果断离开。仿佛深夜买醉的,街上彷徨痛痛苦的都是心里幻想出来的深情。我也喜欢不完美的故事,但也开始厌倦千篇一律的悲伤。他们像是同一家整形公司批发生产的产品,标准的甜蜜到悲伤,相聚又分离,试探便决裂,孤愤着,叫嚣着。你看不到真正的一段爱情,只能短暂的品出一丝涩气,然后将自己也塞入这段模子。甜蜜平淡也只是散步吃饭和莫名一样的寂寂陪伴。
关上手机,我最后和自己说:千篇一律的悲伤,真无趣。